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2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2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4年10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高铁以创造为核引领央企国际化进程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中国高铁以创造为核引领央企国际化进程

(上接G01版)

中国高铁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成为中国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产业之一。而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高铁的国际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目前,中国南车拥有20家一级子公司和9万名员工,并在全球设立多家境外公司、合资企业和办事机构,主要产品已经出口欧洲、美洲、澳洲、非洲、东南亚、南亚、中亚、中东等84个国家和地区,经营规模跻身全球行业前三强。中国交建在120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业务,在93个国家设立了135个子公司,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全球化规模的公司架构。

自2004年铁路大发展以来,经过10年的高速铁路新线建设和对既有铁路的高速化改造,中国目前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而自经历2011年动车事故使得国内高铁发展遇冷减速之后,也倒逼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在海外逐渐摸索出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

“高铁外交”引领央企国际化进程

谈到央企的国际化,一个不得不提到的词汇就是“高铁外交”。自2013年以来,国家领导人在出访英国、罗马尼亚、泰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时多次提及高铁项目。6月24日,中国南车获得马其顿6列动车组订单。这是中国城际动车组整车产品首次进入欧洲市场,这标志着中国的高端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赢得了欧洲市场的认可。

近日,李克强总理在出访德国时表示,希望德国允许资质好的中国企业竞标德国的高铁项目。在两国政府的见证下,中国南车与德国两所大学共同签署“中德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的合作协议。这也标志着中国南车在欧洲建立起了以高端技术为核心的“桥头堡”。

国家领导人为了经济发展,甘心为企业在海外做“推销员”,这应该算是一件罕有的事。对此,徐宗祥表示,“国家领导人把高铁放在这么高的高度,令人振奋。高铁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的名片,它也确实能代表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水平。”

长期以来,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掌握的核心技术不足。中国企业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并站稳脚跟,产品的质量无疑是第一位的,而这取决于一个国家在技术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必须走自主创新的路。”孙子宇在谈到影响中国高铁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发展战略时表示。

近年来,中央企业在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逐渐缩短了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技术领域方面的距离甚至有赶超之势。

比如,中国南车目前不仅拥有强大的装备制造能力,在研发的投入上也不遗余力。它拥有变流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动车组和机车牵引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9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8个博士后工作站、5个院士工作站,并且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已经建立了技术研究中心。

目前,中国高铁正在以“中国创造”为核心,引领中国制造业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它在“走出去”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国际化。

据徐宗祥介绍,中国南车目前绝大部分是整车出口。一台机车上有上万个零件,大一些的部件也有上百个,实际上这些零件也好,部件也好,很多是与国内的配套企业共同完成的。在南车走出去的过程中,实际上把国内的这些中小企业都在往外带,这是拉动国内中小企业一块走向海外的一个模式。

央企强强合作避免“零和博弈”

央企的国际化的进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交了很多学费。而中国铁路装备的海外之路,也大致经历了从低端到高端、从周边国家向其它国家辐射、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过程。

比如,中国南车就是以东南亚、南亚等传统市场作为突破口,辐射至中亚、中东和非洲、南美洲、澳洲,再拓展到北美、欧洲等高端市场,从输出零部件和单一产品到高端整车和成套设备出口,中国南车的“走出去”路径可称“中国制造”出海的典型。

中国交建在海外的发展历程也比较有代表性,单单劳务承包,就做了十几年。据孙子宇介绍,第一个发展阶段基本上是比较低端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包括一些装备也不是最先进的。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就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了,叫施工总承包。这时候除了劳动力本身,对施工的技术水平的要求也上了一个层次。第三个阶段对技术含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含有咨询和设计,对企业的要求也更高,竞争也更加激烈。

孙子宇表示,中国交建目前已经超越了这三个阶段,已经进入了一个能够提供交通基础设施相关领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是从项目的策划、勘察、设计、规划,到协助对方的融资、建设、提供装备、培训及最后的运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

中国的高铁经过这几年的建设,已经有一万多公里的运营里程。在国家推进高铁外交的背景下,企业受益非常大。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的高铁走出去才刚刚起步,不仅面临着外国企业的强势竞争,在走出去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别的国家在准入、法律等方面设置的种种障碍,这些都是掣肘高铁发展的不利因素。

“从发展战略上看,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存在着‘零和博弈’。”对于高铁企业如何增强在海外的竞争力,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实现合作共赢是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高铁要想在海外市场提升竞争力,不仅要尽快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强强合作,然后实现共赢。”李锦告诉记者。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