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商业模式
土壤修复产业启动艰难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玮英
缺乏商业模式土壤修复产业启动艰难
历时8年半,中国首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终于出炉。
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耕地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
不到2000字的公报让业内人士有些意犹未尽。不过,在永清环保董事长刘正军看来,“土壤污染报告的出台应看做是一个非常强的信号,为土壤污染相应法规出台奠定基础。”
缺乏明晰盈利模式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重金属污染防治与土壤修复委员会秘书长刘阳生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土壤修复产业发展条件还不具备,尚未起步,发展还需要冷静、科学、理性。“土壤修复对于大多数人是陌生的,对于广大农民更是有所戒备。”一环保公司土壤修复专家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在很多人不懂的前提下,在田间做土壤修复试验,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永清环保实验室主任、土壤学博士刘代欢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土壤中的有效态镉很容易被水稻吸收,积累到稻米中,危害身体健康。
南方地区近年接连被查出大米镉含量超标。有科研统计指出有色金属工业是中国镉污染的最主要来源。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24日发布的《衡东工业园周围环境及稻谷重金属污染调查》中指出,在这一园区范围共采集21个稻田土壤样本,其结果显示,工业园附近的5个村庄的全部稻田土壤样本的镉含量都超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且半数超标准3倍以上。
土壤修复产业被很多投资者看做是金矿。同创伟业合伙人张一巍表示,“有一种说法,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积累的财富与污染对比,把这些财富全部用来进行土壤修复都不够。”
事实上,目前土壤修复产业存在巨大资金缺口。刘正军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现在土壤污染积累了很大的存量,原来污染主体可能发生改变,比如商业土地污染,企业已经找不到了,还有社会污染土地,而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又不能满足。”
刘正军表示,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和隐蔽性,因为历史原因,对它的治理与火电脱硫脱硝有电价补贴、污水处理有污水处理费不同,它目前没有一套成熟的收费机制,整个行业缺乏明晰的盈利模式。“谁污染,谁治理”的行业准则在土壤修复板块根本行不通,绝大多数项目主要依靠财政拨款或者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但面对大量的类似项目,这样的商业模式并不现实。”
根据《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用于全国污染土壤修复的中央财政资金将达300亿元,包括受污染农田、城市“棕色地块”及矿区污染场地。据了解,中央财政于2010年设立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资金主要用于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调查及治理以及支持湖南、河南两省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示范。
有报道称,今年中央财政对各地的重金属污染土地修复治理补助资金的预算数为37亿元。“多少都不为过,但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刘阳生坦言。
发展切勿拔苗助长
土壤污染报告发布后,普遍认为土壤修复产业将加速发展。但刘阳生进行了更正,“谈‘加速’还太早。”
“土壤修复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基本前提。但是,目前这些条件基本不具备。”刘阳生表示,可能具备的只有业内外人士对土壤污染的关注,而“行业的国家政策法规还不健全,只能是起步阶段。融资是所有行业企业所面临的最现实难题,技术能力更是参差不齐。”
2010年之前,国内从事土壤修复产业的企业在5家左右,目前达到300多家。刘阳生认为,“这300多家企业真正技术过关的并不多。”
“国家对这个行业的企业资质没有硬性规定,准入门槛低,导致行业从业人员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我们这些有真正实力的土壤修复企业造成恶性竞争,从本质上没有达到真正意义的土壤修复,治理效果并不好。”刘正军表示,“什么样的土壤应该得以修复?什么样的企业能实施土壤修复?不同土质、不同污染类型的土壤,修复成什么样的标准才是合格的?这些问题都需要规范和解决。”
目前,我国耕地土壤修复均属于“示范工程”,即由政府出资,涉及范围面积较小,通常只有几百亩。做示范工程的目的就在于测试一种修复方案在当地是否可行,是否有推广价值。刘阳生表示,“在我国现有的示范工程中,修复一亩耕地企业报价40万元,这只是中间价位。如何定价要涉及农田里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污染的程度以及修复要达到的效果。”
一直致力土壤修复产业的刘正军认为,发展土壤修复产业当务之急是“构建科学的土壤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及完善的政策标准体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吸引广泛的社会资金投入。并且,在典型地区组织开展土壤污染治理试点示范,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
刘阳生表示,发展土壤修复产业需要逐步完善基本条件。无论采取何种商业模式,耕地红线不能触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