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5版:人文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5版            人文生活
 

2013年4月1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2年是龙年,是他的本命年,6月10日,他“王者归来”,从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卸任。一年后,他已重执教鞭,追忆逝水年华,人生的波澜壮阔已幻化成未名湖中一朵朵轻漾的涟漪。

林毅夫:世行归来一年间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蒋皓

林毅夫:世行归来一年间

博雅塔下,未名湖畔。正是林毅夫的“大隐”之处。

2013年3月,沿着北京大学朗润园曲径通幽的小径,伴着春日枝头“两个黄鹂鸣翠柳”的唧唧啾啾,穿过朗润园那些飞檐翘瓦古香古色的中式四合院教学建筑群,记者找到了万众楼二楼大会议室,林毅夫主持的一场解读两会报告的“圆桌思辨”正进行了一半,彼时,全国两会已接近尾声。

媒体的镁光灯下,林毅夫是一颗耀眼的学术明星,“一个有追求、有使命感、有学术素养和未来前瞻性的中国经济学家,对中国和世界持续繁荣的深入审慎的思考。”

回到朗润园开讲新课程

微笑,是林毅夫贯穿一生的表情,大概是心境豁达的体现。

4年前,世行行长佐利克期待一个有改革经验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为世行输血。在全球那些“最杰出的经济脑袋”里,林毅夫的脑袋被挑中,同时被挑中的还有他身后的中国经验。他成为第一位担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的发展中国家学者。

4年后,在为林毅夫举办的盛大欢送会上,佐利克竖起了大拇指:他给世行留下了崭新的理念、视角和挑战。

龙年本命年,他选择了“王者归来”。去年6月10日,林毅夫夫妇出现在首都机场。十多个人的欢迎队伍,既有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的官方代表,亦有他的家人和北大的同事。从世行卸任后,他担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一职。从华盛顿回到北京,他马不停蹄地投入新的征途。

短短的4年时间里,林毅夫改变了什么?

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林毅夫甫一发声,民间批评之声不绝于耳,“站的太高,不接地气儿”。

如果华盛顿高耸入云霄的世行大厦给林毅夫提供了全球化视野的“高度”,那么朗润园“天圆地方”的四合院则提供了广袤的思维“宽度和厚度”,无疑,后者让他“更接地气儿”。

党的十八大后,新一届领导人执政,回归后的林毅夫很清醒,中国的现实国情将为他施展学术抱负提供更肥沃的土壤。

4月12日,新一届政府成立后,国务院第一次邀请经济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到中南海共同把脉中国经济,林毅夫也在邀请之列。林毅夫的发言给总理李克强的感觉“很有启发意义。”

据说在北大国发院,林毅夫所开的《中国经济专题》课程现场火爆。一次课间,与学生们聊天,言及“乡愁”,林毅夫两眼噙泪,“不能回家是历史的悲剧,我深爱台湾这块生我、养我的地方,但回归祖国是历史的必然。”逆溯时光之海,如今,他又归航到了未名湖,重执教鞭并追忆逝水年华,人生的种种波澜壮阔已幻化成一朵朵轻漾的涟漪。

不惧争议赞成“4万亿”

“中国未来20年仍能保持8%高速增长”。

不盲从西方主流思想,尊重客观事实、保持独立思考精神是林毅夫的坚守。如今,他也教导自己的学生,经济理论一定要拿到现实中去用,尤其是,制定政策者要洞悉那些“细微差异”,以达到真正推进社会进步、增进人类福祉的目的。

今年两会,作为参政议政了5年的老政协委员,林毅夫提出了“中国未来20年仍能保持8%高速增长”。此论一出舆论哗然,质疑声不绝于耳———感受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社会矛盾加大等现实压力的经济学家们认为林毅夫回来就在“放卫星”。

“如果没有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全球危机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可能会更严重”,这与国内学界对4万亿投资政策的冷静反思亦形成对比。对2008年政府4万亿积极财政政策的肯定,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唱好派”,他习惯用一种激昂的语调“唱赞歌”,“中国经济将会乘风破浪,继续前进。”

“我在芝加哥大学开始写毕业论文到现在,经常提出一些新看法,这些看法与主流观点不一致,常引起争论,极少数人能够理解或者接受,将近20年过去了,时间越长,越证明我的观点是正确的。”林毅夫坚信,中国有通过改革提高效率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技术创新跟产业升级是驱动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可以一倍于或者两倍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来发展,而且可以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利用好后发优势,应该有潜力维持20年每年8%左右的增长。

“当然这只是一个潜力,要挖掘这个潜力需要克服非常多的困难,但如果把这个困难克服了,这个潜力也就可以实现了。”林毅夫补充说。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林毅夫重申,“未来20%每年GDP增长8%的关键就是投资。”中国消费在过去30年当中增长非常快,如果有一个消费拉动型的增长,会出现像美国这样的危机,因此要促进技术创新、工业革新和结构转化。(下转第十六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