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5版:企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5版            企业
 

2013年3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企的行政身份
和行政级别应该取消

北京大学风险投资研究所研究员马光远: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敏

北京大学风险投资研究所研究员马光远:国企的行政身份和行政级别应该取消

马光远

《中国企业报》:国企改革已30多年了,期间经过了几个阶段,您觉得改的如何?

马光远:近年来,由于对国企的定位、认识出现分歧,国企出现了全方位扩张的势头,不仅垄断领域牢不可破,在竞争性领域也开始收复失地,国有企业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定位是什么,越来越不甚清晰。

我们看到,不少国企,特别是央企,依托垄断地位获得了巨额利润,而这些利润只有很少一部分向国家上缴,因而无法被应用到亟须加强的公共服务领域,这使得垄断企业尽管占有大量公共资源,但其获得的利润和一般民众没有太大关系。而在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也并非真正的市场主体。由于和政府千丝万缕的关系,加上这些国企还拥有“行政级别”,绝大多数国企并非基于市场的竞争实力,而主要依靠政策优势获得项目和资源。无论是在信贷资源还是项目资源的获取上,国有企业都有着民营企业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享有超国民待遇的特殊主体。

《中国企业报》:那么您认为国企改革的核心是什么呢?

马光远:市场经济作为契约经济、平等经济,其基本要义在于市场主体的平等参与和竞争。而国企在很多领域拥有的超国民待遇身份,特别是固化“行政级别”的做法,不仅和市场经济基本法则背道而驰,更是成为中国建立市场经济的重大的制度和观念障碍。因此,不管国企如何定位,不管国企是否有效率,就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而言,国企改革的核心是要将国有企业塑造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靠市场吃饭,而不是靠政策的优惠、靠特殊身份来获得特殊的竞争优势。

笔者认为,未来国企的改革,可以回避国企在微观层面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争论,而是应该回到国企改革的基本共识,那就是:坚持对国企进行战略性调整,国企存在的领域,应该是基础性战略性领域;国企的控制力,主要应该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宏观影响,而不是四处出击。

基于此,深化国企改革的基本路线图应该是:首先,必须下决心取消国企的行政身份和行政级别,这是国企市场化的第一步;其次,梳理国企涉足的领域,对近年来盈利不佳的领域,下决心退出;最后,对于垄断性行业,必须通过引进民间资本,打破垄断,提升行业竞争度,推动这些行业健康发展。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