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第01版            头版
 

2013年3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构改革要以政企关系调整为核心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机构改革要以政企关系调整为核心

全国两会尚未召开之时,大部制就已经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甚至出现了多种版本的大部制改革线路图和时间表,这充分反映出社会各界对于政府机构改革的强烈愿望和急切心情。

但是,大部制只是机构改革的一种形式,机构改革不能陷入为大部制而大部制的误区。对于实行大部制的目标、目的是什么,不能不察,方向不能走偏。

大部制不是唯大就好

“有利益的事抢着管,有难度的事没人管”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目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造成的。这也是社会各界对大部制改革达成共识的基础。但是,从上一轮大部制的效果来看,大部制也造成了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比如,由于发改委行政审批权过多、过大,就导致许多专家学者强烈提出分拆发改委的建议。

在中国这样有着数千年集权历史的国家,权力的过分集中极容易导致更大的问题和风险出现。特别是资源分配、处置权的集中,有可能导致对资源的分配失去制约,出现政府替代市场配置资源的问题,从而使市场在资源基础性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和保障。因此,在大部制改革中,必须在权力的分散化、制衡化、约束化方式有足够的认识,并通过相应的制度设计予以解决。

大部制改革中职能合并后的协调问题也必须得到充分重视。由于很多政府管理职能有很强的技术性、专业性和连续性,在近似的职能被机械地合并到一个部门后,依然可能延续过去政出多门、“各管一段”的管理方式,由原来“部委职能打架”的问题演变为“司局职能打架”的问题。而且有可能因机构和直接人员的变动,导致新部门、新人员因缺乏延续性而“不愿管、不想管、不会管”的问题,使一些职能管理出现“断档”,影响和制约政府效能和效率的发挥。

大部制的核心是要解决政企关系

目前,行政管理体制的突出问题在于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的发育程度,甚至在一定程度成为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发展的阻碍性力量。因此,尽管大部制改革承担着精简机构、提高效率、转制放权等多重使命,但其核心问题是要解决政企关系问题。大部制改革不能为改革而改革,不能游离于理顺政企关系的目标。

在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因延续计划经济理念和方法存在的干预过度以及对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和趋势预判不足而造成的和管理真空同时存在。要对新的行政职能进行全面的、系统化的重新设计,而不是小改小革、小修小补,以适应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发挥行政体制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从调整和理顺政企关系的现实出发,大部制改革要以重新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为基础,既要到位,又不要越位。不是做简单的加法,把原来分散到各部门的相近或关联职能合并到一个机构;而是要尽量做减法,把应当由市场调节的事务交给市场。要对原来各机构的管理职能进行清查和清理,明确政府到底要管哪些,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而不能是用一本过期的老账或糊涂账,去管理新的事务。(下转第二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