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十八大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十八大特别报道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场经济新阶段:更尊重市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锦

市场经济新阶段:更尊重市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一个企业,首要的是方向,关乎企业的成败。“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话语精炼但道理深刻,尤其值得企业家们仔细体会、深刻领会。

不走老路,不走邪路,要走正路。什么是正路,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走这条路,是针对公有制与私有制、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这两组概念而提出的。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二十周年之际,十八大召开,中国经济也在新的高度上走到了三岔路口。在这个历史的紧要关口,提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是意味深长的。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从这两个“不等式”中,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并非相互排斥的磁铁南北极。

向市场经济要效率,向社会主义要公平———从这两个“等式”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完全可以像磁铁相吸般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两种优势的叠加、融合,将释放出惊人的制度能量。

这十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正实现着亘古未有的结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绝不是搞“私有化”,而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正携手向前。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非只讲效率、不讲公平,而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鼓励先进、促进发展,又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非不要宏观调控,而是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和改善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每一次危机,都是对制度优势的考验。当国际金融危机黑云压城、世界经济一片肃杀时,中国经济在“看得见的手”的有力托举下,不仅率先回升,而且逆势攀升,四年间人均GDP翻了一番。

不可否认,现在社会上有一股私有化浪潮。“国进民退”在近年来成为描述中国宏观经济特征的一个流行语。许多人认为国有企业的存在使民营企业生存空间受到巨大挤压。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正是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两条腿”齐步并进,才保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健康增长,取得了比单纯依赖国有企业或非国有企业“一条腿”模式的经济体更好的发展绩效,特别是在这一次的国际金融危机中,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快速调整,带动中国率先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我们绝不能走到改旗易帜的邪路上去。

当然,我们也不能走老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有些人过分夸大宏观调控的作用,有意无意淡化市场化取向,忽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因此,新的十年里,我们要顺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放宽宏观经济目标的波动区间,更多地借助市场机制来提高经济体的自我调节和自主发展能力,在明确政府与市场边界、加快市场体系培育与发展、完善市场竞争主体等方面加大力度,以此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和以往论及经济体制改革不同,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回应了外界对中国会否坚持市场化改革的疑虑,表明我们的态度。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