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改革启动天然气企业布局服务体系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静宇
定价改革启动天然气企业布局服务体系
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气荒”之后,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终于破茧而出。
近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在广东、广西试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天然气价格将由“政府主导”变为“市场主导”。改革试点总体上不会推高两省(区)天然气价格水平,其他地区天然气价格暂时不变。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说:“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只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进行管理。”去年5月,我国上调了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执行至今。
试点改革主要为了探索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为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改革积累经验。
气改最终目标:市场竞争定价
气与气竞争定价是天然气价格改革的理想状态。发改委称,“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只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进行管理。”
此次定价机制改革仍是向市场化改革的过渡。国内天然气定价仍采取政府管理调控模式,通过与替代能源挂钩的方式与国际市场间接接轨,尚未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管理天然气门站及以上价格,制定门站价格最高限价;地方价格主管部门管理门站价格以下销售价格。
反观美国,天然气出厂价完全由市场供需双方谈判确定,管输费按服务成本方法定价,由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监管,终端小用户价格由出厂价、管输价和配气费确定。
目前,我国天然气工业采取供应驱动型战略。由于供应不足,天然气尚未成为我国主流能源品种。
2010年我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仅4%,世界平均水平为24%。我国人均天然气消费量81立方米,全球人均消费量是460立方米。
“十二五”期间,国家有意将其作为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化石能源消费的重要手段。《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能源“十二五”规划提出天然气占比从2010年的4%上升到2015年的8%左右。
有天然气专家预计,2015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将达2300亿立方米,2020年进一步升至3500亿立方米。“完善的天然气价格机制是天然气大发展的前提,否则油气企业没有发展的动力和积极性。”
在天然气管线、接收设施建设上,我国已经布局西二线、西三线、中缅线等进口管线,陕京二线、三线等跨区域骨干管线,浙江、大连等沿海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及配气管网。(下转第A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