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2版: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2版            公司
 

2024年9月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固安信通信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轨道交通的高质量发展样本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苏浩然

身处“京南第一县”,与北京隔河相望,扎根于京津雄黄金三角战略腹地的固安信通信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固安信通”),自1993年成立至今,已坚持创新发展30余年。其生产的200多种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国家铁路、地方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覆盖18个铁路局约7000个车站。

多年来,固安信通始终聚焦产业链中的关键技术研发,生动诠释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科学内涵,为轨道交通行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

科创赋能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在固安信通副总经理李虎看来,新质生产力意味着融合了前沿科技的创新驱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不再是孤立的应用,而是相互融合、协同创新,催生出全新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

作为一家专注于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固安信通自成立之日起,便一直将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着力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系统产品,着力提高技术创新的研发平台。

据悉,为了扩大自由研发规模,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自动化转型,固安信通研发投入持续多年占营业收入的10%。同时,还在不断加快智能搬运设备、自动检测工装、智能运输、智能监控、AI自动识别等方面的研发创新步伐,优化生产流程等,极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及沉淀,目前,固安信通已经形成了ZPW-2000G系列轨道电路系统、车站电码化系统等为核心的谱系化产品线;获批建立了“河北省企业技术中心”“河北省轨道交通信号技术创新中心”等项目基地;荣获了“河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称号。

此外,固安信通还参与起草了“不对称高压脉冲轨道电路设备、铁路车站电码化设备”等7项行业标准和“ZPW-2000系列无绝缘轨道电路设备”等2项国铁集团企业标准,拥有75项专利、8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和信赖。

优化供应链 为轨道交通行业提供成熟服务

李虎强调,固安信通处于轨道交通行业产业链的装备设计制造环节,牢牢抓住科技研发是供应链高效运转的底层逻辑。建立行业优势、优化供应链,为轨道交通行业提供成熟服务是固安信通不变的市场战略。

多年来,固安信通持续优化自身产品及服务范围。已从成立伊始的产品配套提供商,转变为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谱系化运维系列产品、系统集成、工程承包服务及全生命周期维保服务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为了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固安信通不断对供应链进行安全升级,通过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上形成的独特竞争优势,可助力客户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为轨道交通及相关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助推行业信息化设备的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固安信通下属的固安信通交通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思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杭州固铁通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固信康达铁路信号设备有限公司、北京昌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均与公司总部战略布局一一对应,以其铁路信号、人工智能、建筑工程、网络安全、军民融合为主要经营方向,为固安信通的供应链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内外兼修 引领行业发展

据悉,在国内市场业绩延续稳定增长趋势的同时,固安信通的国际化表现也十分亮眼。尼日利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老挝、几内亚等多个国家的部分铁路线路,均采用了固安信通的轨道电路和电码化设备,并因质优价美的产品特质而广受好评。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在李虎看来,这一佳绩的背后,是公司全员意识教育与激励机制创新效应显现等多重因素驱动的综合成果。

李虎介绍,近年来,固安信通坚持设定明确的绩效指标,并以提高效率、科技创新为导向,严格落实与提质增效相关的多元化绩效考核体系。

具体到实际,鼓励员工定期参加当地组织的关于新质生产力培训,将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目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同时,通过物质奖励、精神激励以及提供职业发展机会等一套完善的成长方案和晋升体系,调动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各领域人才能力水平。

此外,秉持开放合作的精神,固安信通还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构建产、学、研合作模式,强强联合、互惠共赢,带动和引领企业和行业技术发展。

李虎表示,未来,固安信通将会继续扎根轨道交通行业,以核心技术和优势产品为依托,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努力成为引领行业发展、迸发蓬勃朝气的现代化企业。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