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24年9月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滨州市国资委: 完善人才“引育留用”机制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苏云寒 沈世琦 邱真真 王璐瑶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国资委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完善人才“引育留用”机制,指导督促市属国企持续激活人才资源,做强“人才支撑”,推进高质量发展。市属国企近五年引进人才1270名,近两年连续招录应届毕业生保持在60%以上。2023年,市属国企资产总额达1853.2亿元,当年实现营业收入232.5亿元,利润总额6.2亿元,上缴税费8.8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2.72、1.62、0.61、1.76倍,在全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考核中位列第一等次。

人才引进严把关口

一是政策从严规范。强化人才引进,注重政策保障、机制规范作用,就规范企业干部人事工作、规范公开招聘工作专门印发文件、制定政策。提出“七个严控招聘”的具体规定,即:严控招聘数量、严把招聘条件、严肃资格审查、严管考试程序、严明公开公示、严查违规操作、严格绩效管理。二是招聘严格把关。对市属国企公开招聘实行严格把关,履行“进人”必公开招聘、公开招聘必备案制度。有关招聘企业从严制定招聘计划、拟定招聘方案,并严格落实。在笔试、面试环节,全过程参与监督;在考察环节,选派专人成立考察工作小组,核实报考资格条件,突出政治审查。五年来审减各类不合格情形56起、2976人。三是选才拓宽视野。高筑“招贤台”,面向全国、优中选优,五年招聘职业经理人17名。滨达集团2023年在全国范围800余名候选人中,招录二级企业职业经理人2名;市财金集团今年在328名候选人中,招录职业经理人1名。建立“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任期制考核、市场化退出”的职业经理人工作机制,激发市场化改革活力。

人才培育做实载体

一是创新学堂讲堂。常态化抓好国企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工作,搭建“国资学堂”“国资讲堂”两个日常教育培训平台,已组织培训30余期、5000多人次。滨达集团组建青年宣讲团,用“青言青语”讲活“党的创新理论”;滨盛文旅开设“青年夜校”,培训3000余人次。二是抓实外出培训。每年组织“国有企业党务干部培训班”“国资国企改革高级研修班”两期外出培训,赴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经验。国投集团实施“星辰计划”,建立“1+N”导师帮带机制;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开展“渤海大讲堂”15场,每年覆盖700余人次;新能源集团依托“新能源充电站”平台,连续2年组织新入职员工开展培训。三是办好竞赛比武。鼓励国资国企创新人才培育方法,组织开展技能比武擂台赛、创新课题项目攻关、“专班+业务”培养工程等人才培养工作。今年7月举办全市国资系统企业合规技能竞赛,23支代表队、69名选手参加擂台比武。华纺股份成立“劳模工匠工作室”,创新攻关课题13项,培养高技能人才60余名。

人才留滨展现诚意

一是待遇上关心。严格落实人才政策,为员工提供免费体检、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服务,确保新入职高校毕业生人才公寓、人才补贴等应享尽享。市属国企制定个性化人才激励政策,分别推出学历补贴、职称补贴、技能补贴等暖心措施,例如财金集团研究生学历每月补贴500元,职称补贴每月200—1000元,水务集团职称补贴每月400—800元。公用事业集团连续举办职工子女假期托管班,今年暑假有48名孩子入托,帮助解决员工干事创业后顾之忧。二是亲情上关怀。着力打造国资国企“家文化”,在“三八”“五一”“五四”等节日,定期开展“节点关怀”,5年来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100余次,共计3000余名青年职工积极参与。每年“七夕”,组织形式多样的相亲活动。三是事业上关爱。坚持以事业留人、环境留人,让市属国企成为人才的“蓄水池”“加油站”。五年来,市属国企引进人才1270人。其中,走向中层正副职及以上领导岗位的147人,成为技术骨干的184人,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53人,共384人。

人才使用畅通渠道

一是做到人岗相适。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属企业机构设置和加强用工管理的意见》,推动企业科学开展“定机制、定机构、定岗位、定总量”工作,构建用工规范、合理调整、运行高效的用人机制。对于新入职员工,按照所学专业和技能特长,精准安排工作岗位;对工作岗位不适应的员工及时调整,做到人岗相适。二是注重一线历练。把一线历练作为人才成长、发挥作用的主渠道,实现新进人才一线历练全覆盖。国投集团对25名年轻干部建立“成长档案”,实行轮岗锻炼、交流兼职、跟踪培养。水务集团开展“蔚蓝计划”行动,优选19名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三是推行竞争上岗。完善人才流动机制,通过岗位调整及不胜任退出,提升人才使用效率和价值发挥。2020年以来,市国资委所监管一级企业及各级子企业通过竞争上岗方式,聘任管理人员23人名,管理人员末等调整或不胜任退出31名。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