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2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2版            综合
 

2024年8月2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国际影响力品牌 实验室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实验人员牵头项目荣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发明一等奖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赵丹 田兴旺 潘春锋

从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获悉,由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技术人员牵头完成的“非常规储层物性与含油气量精细测定技术及装置”荣获技术发明一等奖,这是近年来首个由油田公司勘探开发领域实验室牵头获得的最高等级科技奖励。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多年来践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动力,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加快推进公司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战略,终于结出累累硕果。2023年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奖共评出基础研究一等奖2项、技术发明一等奖5项、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在上述奖项中,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报送的“非常规储层物性与含油气量精细测定技术及装置”是唯一一项由实验室一线研究人员牵头完成的最高级别奖励。

加速传统行业技术更新迭代,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能源安全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国家能源战略发展规划明确重点推进非常规油气等能源行业八大重点工程。加强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是中国石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非常规油气藏科学高效开发依赖于储层物性与含油气量等核心参数的精细测定,其中原位测定揭示地下有没有油气,储层物性确定资源能否拿出来,电阻率各向异性判断油气有多少,这些“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技术,必须依托实验室投入研发。

由西南油气田公司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共同组成的实验室研究团队,针对非常规储层含油气性原位表征、致密储层物性精确测试、岩石电阻率各向异性等三大技术瓶颈,历经七年攻关,形成了非常规储层物性与含油气量精细测定技术系列。发明了储层含油气量原位测试实验技术及装置,克服传统方法因组分损失导致含油量测定值偏低的不足;发明了非常规储层物性测试技术及装置,使用三维扫描测量样品体积,有效提高物性测试精度和测试效率;发明了圆柱形岩心样品径向电阻率测试仪,精细刻画不同含水饱和度时岩石电阻率不同方向上变化规律,为准确测定非常规储层含气饱和度提供技术手段。项目成果已经应用在西南油气田、吉林油田等区块353井次,实现经济效益2.32亿元,除用于油气行业外,下一步还可以推广到金属矿场、煤炭、地热、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从“引进消化”到“技术输出”

项目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21件(其中美国发明专利2件),其中“圆柱形岩心样品径向电阻率测试仪及应用”得到了包括美国洛斯阿莫斯国家实验室、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等机构学者的高度评价,引起了国内外岩土工程、铁道工程等多行业领域专家的广泛关注。

各向异性是客观世界事物的一种普遍性质,却给油气领域广泛使用的电测井技术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按照传统方法,由于岩石的物理性质在平面上更好计算,科研人员需要将深埋数千米、重见天日的圆柱形岩心切割成方块状。但切割的也是“金边金角”,如果能够实现在圆柱形上直接计算其物理性质,将更加经济高效。这项出自勘探开发研究院分析实验中心的成果利用经济高效的手段,解决了电阻率各向异性测试这一困扰地球物理工程师的技术难题。

2023年底,来自澳大利亚的PES公司代理商与中国石油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获得了在我国制造岩心径向电阻率测试专利产品的许可权。这意味着我国的岩心分析技术已经从过去的引进消化,发展到了现在向发达国家技术输出,“中国创造”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中国岩心分析工程师实现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输出。这一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研发成功,坚定了我国科技人员走独立自主科研道路的决心。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