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文化
 

2024年8月2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破时空界限 探寻文化传奇——龙王池四库书院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卢仁龙

一、结缘《四库全书》

2023年3月,北京初春乍现,我和徐灵光先生见面了。他一到访,即对我说:“我要订购一套你们出版的原大仿制文津阁《四库全书》,有没有现货?”听闻此言,我震喜之余,心中也不无疑惑。但随着深入交流,他又充满激情地告诉我,已在家乡投资建成大型文旅项目龙王池文化乐园,乐园的主体之一是四库书院,立志收齐已出的《四库全书》原大系列。

我感受到了徐灵光先生的决心与实力,在惊叹其文化情怀与果决行动之后,感佩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我们击掌而定,相约半个月后一起到扬州,确定取书事宜。

之后一年多来,我和徐灵光先生的交往密迩,亲自见证了他倾心于购求线装书、广收大型传统文献新书的志趣,感受到徐灵光先生“为往圣继绝学”之大情怀与大作手。作为深耕出版,专业从事传统文化图书出版的编辑,我们结缘之后,自然有责任施之援手,或推荐书籍,或建议事项。虽有时空限制却倾心相交,事皆归已,非止书友,实乃道友也。

我们以书结缘,以《四库全书》为共业,开启了我们的文化之旅。

二、奇观:龙王池四库书院

2024年3月底,徐灵光先生告诉我,决定投资拍摄《跨越时空的四库全书》电影纪录片,请我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专题研讨会,我自然乐于从命。

以影视手段传播四库文化,是我久蓄的梦想,因此也深知其表达的艰苦,协调的困难。于今,徐灵光先生急起立行,自然大获我心,为我之心愿得以假其之力达成而欢喜。徐灵光先生此举,我当然目之为大事。之后,我南下杭州,北上承德,凡电影纪录片所需之事,乐而为之。8月2日,我们一行人应邀到兰州参加封镜仪式。第二天一早,就驱车前往龙王池文化乐园,首站即四库书院。

进入书院,首先是一处文化讲堂,可容纳200多人。前方挂着巨大的屏幕,播放着四库书院的专题介绍,对参观游览者是很好的文化大餐。讲堂两侧,摆放着全套原大仿制《古今图书集成》(共计5020册)。

播放结束后,掀开隔着的大帘,是一个巨大的书阵,足有近千平方米。陈列着文渊阁、文津阁《四库全书》原大全套样书。扑面而来的阵阵书香,映入眼帘的巨大阵列,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精美绝伦的书柜和顶天立地的书墙,用最能呵护的方式向经典致敬。顶部的红色灯笼,让这个高十多米、占地逾千平方米的文化空间溢彩流光,让人驻足品味,久久不能离开。

大厅的里端,陈设着《永乐大典》国内外原大复制本、古代皇家建筑设计档案“样式雷”和圆明园四十景铜版画的样书。触摸、翻检这些精美绝伦的样书,给人以直接连通了中华古典文明一角的感觉。书柜、书架上的书,只要触手可及,游客可以任意打开品味,真切感受经典的魅力与风采。我快意地翻检了专刻有“龙王池藏文津阁四库全书”印章的样品——这是2023年3月,我陪徐灵光先生到扬州时,向他提议,蒙他首肯并委托我设计的。

走出样品区,坐电梯而上,这里陈设着原大影印版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全套。一万两千册的规模,占据了300平方米的空间。

徜徉在十多万册的皇家藏书品中,我们不能不感叹,多么神奇的现代书院,多么高端的文化场景。在为我们拥有世界上最悠久伟大的文化而自豪的同时,也不能不敬佩书院创办人的情怀与实力。

我们知道,书院作为中华文明创造并传承上千年的文化教育载体或平台,主要出自民间,遍布乡野之中,是历史天空中的满天繁星。龙王池四库书院从创建开始,走在复兴书院的大道上,坚守书院文化正脉,以典藏中国千年传承的知识载体,最终建设为当今极具规模,藏书无与伦比的文化高地。

三、超越:华夏乐宫

从四库书院下行,是一处规模宏大的古典建筑,气势磅礴,散发着古朴而庄重的气息。四周围栏为汉白玉,基座下为广场,主建筑题曰“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殿堂”。

进入大厅,中间是一条跨越整个建筑的通道,十多米的挑空,宽达数米,两壁陈列着各种实物藏品:青铜器、甲骨文、简牍、活字印刷,彩陶、唐三彩、景泰蓝,历代钱币、中医针灸……品种之丰富,卷帙之浩繁,称其是专题图书馆、博物馆亦不为过。

作为历史的接续者,中国文化的传承人,走在长长的文化隧道中,仰望历史,致敬先贤,并以此出发,探知历史的天空,激发出作为华夏子孙的自信,承担起未来主人的使命和责任,功莫大矣。文以化人,于此心有戚戚焉。

在大厅,首先我们被引入参加封镜仪式。封镜仪式会堂,嘉宾云集,达数百人。仪式结束后,撤去会场的背景,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空间:华夏乐宫。之后灯光渐暗,开始全息式光影表演。古老的乐器,古装演员,在现代光影技术的调动下,呈现出视觉盛宴。

华夏乐宫在文化殿堂右侧。徐灵光先生法古溯源,长期挖掘、整理、复制历代宫廷乐器,并且大多数为已经失传的宫廷乐器。其中新铸编钟共64组,300多件编钟、玉磬,打造出来一曲3000年华夏礼乐文化的回响。

乐宫四周,陈列着追寻中外史迹,高标准复原的数百件乐器,并且这些乐器都能演奏出新声。据徐灵光先生介绍,历代宫廷乐器复原工程仍在进行中,等到完全复原之日,登大雅之堂演出时,中华文化艺术的主旋律将引领世界走向和谐共处!为配合这次《跨越时空的四库全书》封镜仪式,众多的古装演员都操乐表演,让古曲响彻华夏乐宫,也响彻3000年历史长空。

之前,徐灵光先生曾向我讲述过他致力于恢复周代雅乐的文化追寻,也介绍过复制黄钟大吕的艰辛过程及巨大、长期的投入。我初闻之,如同神话,亦幻亦真。如今亲见实物,并得以欣赏现场演奏,始知非神话,尤其感到,徐灵光先生是敏于行而讷于言者。他以切实的文化探索,追慕历史,重现华夏雅乐之盛观,虽曰复古,实乃依古制而创新境,我们不能不礼敬之。

宗周礼乐彬彬之盛,达到顶峰,为春秋以后所艳称。然继世之2000年,宫廷器乐都自郐以下,遑论驾而上之。不期在21世纪,得以复现规模与形制数倍于文献记载的编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编钟,堪称世界奇迹,完整存世者为65件。今华夏乐宫所藏规模为360件,非仅驾侯王之乐阵,当亦为周室所不及。2000多年前,孔夫子矢志“吾从周”,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因为大雅久不作。之后更是雅乐无闻,不期竟复活于21世纪。不知商周礼乐文化者,虽不足以了解徐灵光先生的历史性创造,但必然会为这气势磅礴的乐队演奏而震撼。我们可以体会到,追寻礼乐文化所付出的艰辛。巨大的投入不说,立意的高超,史料的挖掘,专业制作工艺的挑战,极致化的完善,都是常人所难以忖度的。

四、文化高地:文化空间

在华夏乐宫对面,布置了国学、礼乐、灵兰、艺术四大空间。国学殿堂涵盖了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中医养生、武术太极等多个领域。礼乐殿堂着力展示礼乐文化主题,收藏了夏商周至今的诸多礼器和乐器,其中以世界最大编钟和龙凤箜篌最为独特。灵兰殿堂收藏了珍贵的艺术作品。艺术殿堂收藏了古今名人字画、古建木雕、青铜器皿、名家传记、通古算盘、古琴乐器和瓷器、玉器。这些过去时代的实物,承载着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让人们很直观地了解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技艺,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这些独特的文化遗产。

每个巨大的文化空间,环壁均为顶天立地的书架或展柜,以庋藏数以万计的各种大型古籍经典。厅内或布置书案,或设立座位,让游客或能挥毫而书,或可静坐对弈、品茗话谈,在经典与古物之间,究道问学,脱俗返真,探骊得珠,怀宝而归。

据介绍,这里汇集了徐灵光先生20多年的收藏,不仅是国内私人藏线装书最多的地方,还创造了诸多的世界纪录:收藏算盘最多,收藏乐器最多……于今,都化私为公,不仅筑就、充盈了文化艺术殿堂,而且让游客能亲身感受,大开眼界,获得知识的同时又体验到美的熏陶与享受。

文化殿堂除华夏乐宫外,从长廊到四大主题厅,藏书都是主体,从线装书到精品丛书,总量达10万册之多。在这里,我见到了《四库全书》各种影印精装本,文渊阁、文津阁、文澜阁全套合璧,堪称独步。又如,收集了佛教传世并出版的十几种大藏经,包括满文、藏文,仅此一项,就傲视国内公私图书馆及个人收藏。以我认知所及,书墙总规模超过了国家版本馆的“国家书房”。古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殿堂集六艺之大成,并汇聚了医、算、瓷、印刷等中华文化千年重要内涵及支脉,集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于一体,堪与国家版本馆相媲美,作为民间文化机构,足以傲视当今也。

五、游龙:创文化新纪录

走出文化殿堂,右侧沿坡而建长廊,为仿古式建筑,取法乎北京颐和园长廊。长廊顶部别出心裁地悬挂着出自传统经典的各种格言、警句,既传播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也切合现代人的认知方式。

长廊右侧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每两个廊柱中悬挂着古今名人书写的“龙”字,多达1000个,集“龙”字书法艺术之大成。既体现了龙文化的精神,也契合此地“龙王池”之名。与“龙”字相间的是各种绘画作品,有古代名家仿制品,也有现当代画家的新作,称得上是集建筑、经典、书法、绘画于一廊。从下回望,长廊顶部为金色,因地赋形,蜿蜒曲折,如龙伏地,俨然文化之龙,将从“池”中腾飞而起,其匠心之奇、意境之美,堪称绝唱。

众所周知,北京颐和园长廊以748米的长度,获得世界上最长的文化艺术长廊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而龙王池文化长廊驾而上之,长达2000米,是颐和园长廊的两倍半,从时代创造性与内容广博度上来看,显然是大大地超越了。

六、新文化遗产:永登“第八阁”

龙王池文化乐园,以收传统文化藏品为旗帜,以弘扬文化为灵魂,将整个乡村打造得无处不“文化”。品质与追求,不仅为龙王池文化乐园奠定了永续发展的力量,也光大了中华文化的精神与风采。

龙王池是一座名符其实的大学堂、大图书馆、大博物馆、大艺术馆集群。众所周知,这些文化设施,一般都建设在大都市的核心地方,是政府的事业机构,目的是为现代都市赋魂。而徐灵光先生选择在远离都市数十公里的山村,立足于打造旅游场景,跨越式振兴发展乡村建设,而且以文化+旅游的方式,以文养文,获得持续地发展,走出了一条文化产业新路。

据我所知,徐灵光先生还有许多的大宗收藏没有展示出来,如大型文献出版物,几百份存世的全套报纸,寄托着他保护、传承、传播文化的雄心壮志。但我们如果仅以当世“大藏家”桂冠目之,则为管中窥豹,以蠡测海而已。

我们都知道,上世纪60年代,文溯阁《四库全书》从东北迁藏于甘肃时,曾经在龙王池所在的永登县栖身数年(1966年10月—1971年10月)。我想,徐灵光先生创业成功后,选择建立四库书院,收尽已出的《四库全书》,其初心必然是,从此让《四库全书》永留永登。这份大志,岂止是为乡梓谋福,更是为中华文化添彩。我们期待着它永远绽放异彩,厚泽永登,福佑龙王池。

巧合的是,我们原大复制文津阁《四库全书》,前期已经为国家重要的文化机构完成陈设七套,与当年乾隆抄七部数等。龙王池作为独立的民间文化场所,其珍藏的正好是第八部,是我心目中的“第八阁”,以此商之徐灵光先生,不知以为然否?

这里是富有创意的文化乐园,更是走在乡村振兴前列的时代范例。将经典规模化、全景式展现在龙王池文化乐园中,成为一座面向社会开放的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气势恢宏,大美如歌。在这厚重、壮美的背后,我感受到了徐灵光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和巨大的付出,尤其是他那份美美与共的文化情怀。她如此坚强地在龙王池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横空出世。不仅为荒瘠的西北大地奉献了一处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更是为未来留下一份全新的文化遗产。未来可期,我们为此沐手焚香以祝之。这样的事,这样的人,归之为“不世出”也难以“辈出”,不亦可乎?套用现在最流行的一句话,把生命和文化写在大地,也就写在了未来的历史上。

我有理由相信并期待着,龙王池不仅会成为令人赞不绝口的文化乐园,也必然是高雅、经典又以现代方式展示的文化典范。她现在已经是西北地区的超大型文化集群,也是现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更将是当代仁人志士留给未来的文化遗产。谁若谓予不信,请来兰州龙王池现场见证。

2024年8月6日初笔于敦煌北京旅次,8月9日写定。

(作者系《四库全书》研究学者、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主持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