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一带一路”园区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一带一路”园区报道
 

2024年8月1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提升共建国经贸动力

专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研究所所长祁欣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左振乾 / 邱慧

祁欣

今年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好消息频传:中国和特立尼达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旗舰项目凤凰工业园正式开园;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项目三国政府间协定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这是“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第十一年,也是下一个金色十年的启幕之年。

十余年里,“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日益丰富,从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到“小而美”民生项目,中国与共建国合作不断走深走实。中国已经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聚焦的发展问题,中国通过境外共建产业园区的方式,为共建国发展注入新动能,进一步推动当地产业可持续发展。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研究所所长祁欣是国内“一带一路”倡议较前沿的研究者,在过去的十余年里,她曾先后访问考察过数十家境外产业园。

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时,祁欣指出,目前,境外产业园区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聚集辐射效应持续放大,平台效应显著增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步入高质量建设发展阶段,国际社会对中国在境外产业园区建设的关注与期待越来越高。着眼下一个金色十年,我们应聚焦“小而美”民生项目品牌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贯彻“六字方针”

开启下一个金色十年

《中国企业报》: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十一周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的开局之年。你如何评价这十年的变化?

祁欣:前十年,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更坚实稳固。

从整体数据成绩来看,十年期间,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货物贸易额由2013年的1.6万亿美元升至2022年的近2.9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我国货物贸易额超千亿美元伙伴国从2个增加至8个。我国对共建国家直接投资由191.6亿美元升至309.1亿美元,近年来,中资企业向东道国年均缴纳各种税费超500亿美元,拉动当地就业近250万人。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经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基础设施“硬联通”扎实推进,“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成功建设和运营了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多个标志性项目,顺利打造了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大通道,为全球的互联互通注入了新活力。

这些丰硕成果的取得是多方同舟共济的结果。当然,这个成绩也离不开中央、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以及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强有力支撑。互联互通是优先领域,经贸合作是重点内容,资金融通是重要支撑,“一带一路”倡议“五通”的设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中国企业报》:境外产业园区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开辟了国际合作新模式。“一带一路”倡议为这一新兴模式带来哪些助力?

祁欣:整体来看,“一带一路”倡议给境外经贸合作区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从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脉络来看,1995年,越南铃中工业园区是最早的合作区之一。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合作区建设也稳步推进。2013年6月,商务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确认考核和年度考核管理办法》(商合发〔2013〕210号),进一步创新合作区发展模式,促进合作区健康有序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合作区建设步入快车道。

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也始终贯彻园区建设过程中。合作区不仅给当地带来税收、产业,也解决了当地部分民众的就业问题。如,泰中罗勇工业园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建成超12平方公里的园区。截至2024年3月底,已有250家中资制造业企业入园,总投资超过48亿美元,涉及汽摩整车及零配件、机械电子、通讯、光伏等行业,雇佣当地员工超过5万人。

《中国企业报》:过去十年里,“一带一路”倡议如何有力激发共建国家经济内生动力?

祁欣:合作区打开了世界各国互学互鉴的窗口,中国企业将产业园区建设模式和成功经验带到国外,并在当地生根发芽,为当地输送了先进的理念、技术和人才,促进了发展中地区由依赖外部投资“输血”向自我“造血”转型。

始建于2008年的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泰达合作区)就是个很好的案例。在泰达合作区建设之前,许多埃及人对于“玻璃纤维”这个词都是陌生的,尽管埃及石英石、高岭土、石灰石等矿物原料蕴藏丰富,但当地负责开采矿石原料的企业几乎没有。2014年,全球玻璃纤维龙头企业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落户泰达合作区后,有效带动了当地玻璃纤维产业的发展。5年的时间,埃及玻璃纤维的年产能由8万吨增长到20万吨,出口占产能90%。目前,埃及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玻璃纤维出口国。

不止是巨石集团,截至今年4月,泰达合作区已吸引投资超30亿美元,约160家企业入驻,这些企业经过磨合,已经充分融入当地,成为埃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地处非洲西部的马里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过去一些基础性药品经常缺货,运输不便、利润较低,当地商人都不愿意大量进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湖北的人福医药集团远赴马里,投资建设药厂,这也是西部非洲第一家现代化药厂。2015年药厂投产后,马里结束了药品只能依靠进口的历史,还让药品市场价格大幅度下降,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塞内加尔、几内亚等8个西非国家的药品短缺问题,糖浆、大输液等药品价格也下降了30%以上,惠及1.4亿西非人民,同时也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以中国经验

抓好八项行动落实落地

《中国企业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明确要“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强调要“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你如何看待“小而美”民生项目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祁欣: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将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并实施1000个小型民生援助项目,通过鲁班工坊等项目推进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并同各方加强对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和人员安全保障。

共建“一带一路”第一个十年,致力于构建以经济走廊为引领,以大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管网为依托,涵盖陆、海、天、网的全球互联互通网络;第二个十年要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高质量建设境外合作园区,把“一带一路”打造成惠及人民的“幸福路”。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科摩罗的抗疟疾援助项目。在科摩罗,疟疾居各种疾病致死原因的首位。2006年,应当地政府邀请,中国政府组织实施援科摩罗疟疾防治项目。经过多年的努力,中方援外专家团队先后200人次赴科摩罗,帮助当地清除疟疾。经过双方团队的不懈努力,莫埃利岛和昂儒昂岛已消除疟疾,大科摩罗岛实现了基本控制疟疾的目标,带动了当地旅游业,提升了国民收入水平。

下一个金色十年,共建“一带一路”聚焦“小而美”项目,要通过这些项目让共建国家民众更清晰地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红利与好处,让更多民众了解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合作方式,让更多民众支持与中国开展合作。

《中国企业报》:共建“一带一路”持续向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在你看来,未来在建设境外产业合作园区将聚焦哪些重点领域?

祁欣: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总结了过去十年共建“一带一路”的经验,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具体来看就是,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开展务实合作、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支持民间交往、建设廉洁之路、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

八项行动的提出也为下一阶段共建“一带一路”指明了方向。从整体来看,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也要锚定八项行动的指导方针,推动数字、绿色、创新、健康、文旅等领域的合作,加快绿色园区、数字园区建设,推进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助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中国企业“走出去”

注重合规化是前提

《中国企业报》: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这给“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带来了哪些风险与挑战?中国企业“走出去”,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注意什么?

祁欣:当前,世界经济处于周期性调整过程中,地缘冲突持续胶着,产业链供应链重塑,高通胀与高利率并存,世界经济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共建“一带一路”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基于此,我们应坚定地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着眼于解决全球发展深层次结构问题,继续深化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路线,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合规是前提。企业在“走出去”之前,要通过多方渠道进行尽调工作,全面评估项目发展前景及所在国家的营商环境。同时,企业“走出去”要在商务主管部门做好备案工作,这是企业“走出去”合规的一项重要流程。企业落户海外后,要去我国驻当地大使馆报到,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防范和处置体系。

当然,企业“走出去”要充分考虑东道国的生态、产业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企业生产经营。要加强与东道国政府、基层的交流,实现互利共赢,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带动当地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