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八方共赢理念 西港特区投资正当时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左振乾 钟文
柬埔寨西港特区工业区入口实景 红豆集团供图 |
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以下简称“西港特区”)是由我国知名民营企业江苏红豆集团联合中柬企业开发建设、中柬唯一签订双边政府协定的国家级经贸合作区。
西港特区位于柬埔寨西哈努克省波雷诺县,总体开发面积11.13平方公里。秉承与股东、员工、顾客、供方、合作伙伴、政府、环境、社会(社区)建立共赢关系的“八方共赢”理念,西港特区已成为柬埔寨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社会形象最好的经济特区。
两国领导人高度重视
西港特区的建设发展得到了中柬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赞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敏锐洞察世界新形势和未来的发展新趋势,坚毅果断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随即得到了国际社会,特别是沿线国家的广泛支持和响应。
红豆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率先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在柬埔寨主导开发建设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并成为中柬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
2016年8月,在中央召开的第一次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柬埔寨是‘一带一路’上的战略支点国家,非常重要,要运营好西港特区”。同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访问柬埔寨前夕,在《柬埔寨之光》报发表署名文章《做肝胆相照的好邻居、真朋友》,其中特别赞扬“蓬勃发展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中柬务实合作的样板”。2021年11月,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他再次称赞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为当地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柬埔寨洪森亲王和洪玛奈首相同样非常关心西港特区建设,洪森亲王先后五次亲临西港特区,评价其是“柬中两国‘一带一路’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的典范”。
洪玛奈首相2023年上任后,首次正式访问就选择中国,并在中柬两国发表的《联合公报》中指出,“要依托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和金边—西港高速公路等项目,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加大对柬投资。”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之际,他还亲临西港特区展位了解情况。
正是因为有了两国领导人的强大支持和鼓励,西港特区的开发建设才取得了今天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特区建设恰逢其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资金链、产业链、信息链、人才链必须重新构建。正是在这重要关口,我国的“一带一路”成功地把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以及中间腹地和“一带一路”周边的经济圈有力地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提振了相关经济产业的活跃度,更为重要的是为推动我国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等产业构建新的发展空间,同时又能促进当地的产业发展,缓解劳动就业压力,可以说是一举几得,互利多国的大好事。
柬埔寨王国政府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致力于发展经济,鼓励外商投资。2004年柬埔寨王国就提出以优化行政管理为核心,加快农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投资和开发人才资源的“四角战略”。2015年3月柬埔寨王国发布《2015-2025工业发展计划》,提出要把西哈努克省开发为综合性的示范经济特别区。
作为“一带一路”主要国家之一,又是睦邻友好的好邻居,中国政府一直把柬埔寨作为周边外交的重点方向。2023年2月,两国开启了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同意从政治、产能、农业、能源、安全和人文六大领域入手,打造中柬“钻石六边”合作架构。
西港特区的开发建设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为中柬两国以及“一带一路”经济带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带来巨大潜力和商机。
目前,西港特区建设已成为柬埔寨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社会形象最好的经济特区。以占柬埔寨全国约万分之0.615的土地面积,集聚了柬埔寨约千分之1.8的人口,贡献了柬埔寨超7%进出口总额,成为西哈努克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当地民众的“金饭碗”。
优化环境筑巢引凤
西港特区原始地块是一片无路、无水、无电、无网,高低落差70米的莽原荒滩,为满足企业入驻生产需要,西港特区以“平台+”理念,不断优化基础配套设施及服务体系,提升产业承接能力。
如今,西港特区首期6平方公里区域内已实现通路、通电、通水、通网、排污、排水(六通)和平地(一平),建有污水处理厂和热电厂,并配套建设了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员工公寓、职工宿舍、邻里中心等设施。同时,引入了柬埔寨发展理事会、海关、商业部、劳工部等组成的“一站式”行政服务窗口,使企业不出特区便可办妥各类手续;成立了法律服务中心,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服务;设有卫生服务中心,为区内员工及周边百姓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建有西哈努克省中柬友谊理工学院和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两所大学,为企业发展提供技能、语言等专业人才支撑。
另外,在开发建设中,西港特区始终坚持以实业建区,通过大力引进工业企业,助力柬埔寨的工业化进程。
西港特区一期主要布局纺织服装、箱包皮具、木业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助推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制造业工厂转移。二期优先发展附加值高、创新力强和竞争力优的新兴工业和制造业,重点引进五金机械、建材家居、汽配轮胎、光伏新材料、精细化工等技能技术密集型实体产业及产业链配套企业入驻,致力成为“西哈努克省多功能经济示范区及柬埔寨‘工业发展走廊’”的引领区。
目前,西港特区内率先引进了马装、实木复合地板、五金管件、汽车冷凝器、圣诞树、铜业加工、厨余垃圾处理器等产业,逐步丰富了柬埔寨的产业类型,引领这些产业在柬埔寨的发展。
经济发展与公益慈善比翼齐飞
十多年来,西港特区发展成效显著。据西哈努克省政府统计显示,2007年,西哈努克省全省只有18家工厂企业(手工类小微企业不在此列),2023年达到242家,其中,西港特区内的企业占比约70%,不仅填补了柬埔寨国家产业空白,而且成为当地工业经济发展的“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2020年以来受到了新冠疫情的持续考验和挑战,西港特区仍持续保持逆势增长的发展势头。其中,2020年,全区企业全年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6.52%;2021年,同比增长42.75%;2022年,进出口总额实现24.93亿美元,同比增长12%,占柬埔寨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8%;2023年,进出口总额实现33.62亿美元,同比增长34.86%,占柬埔寨全国进出口总额的7.18%。
目前,西港特区已引入了来自中国、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的企业(机构)188家,创造就业岗位近3万个,为地方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作为西港特区的主要建设和推动者,红豆集团始终抱着发展要惠及相邻的经营理念,积极推动和帮助当地老百姓解决就业难题,始终把慈善和公益作为西港特区建设发展的大事来抓。
在西港特区创建之前,属地波雷诺县以农业为主,当地村民主要依靠种田来维持生计,全家一年差不多就是一头牛,约300美元的收入。西港特区建立以后,村民谋生渠道愈加多元,有的进入区内工厂工作,有的则在区内经营商铺或开出租车。属地波雷诺县70%的家庭有劳动力在特区内工作,人均月收入超300美元,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改善。
同时,在修桥铺路通水电、扶贫帮困、赈灾慈善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硬化道路,通电、通水,帮助他们告别蜡烛油灯、土井打水的时代,帮助弱病残等缺乏劳动技能的贫困家庭,安排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绿化、环卫、勤杂工作;向受灾民众捐赠大米、被褥、饮用水等公益慈善事业,深得当地百姓的喜爱,由此也打造了一个良好的邻里关系,为特区的企业发展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八方共赢招引八方客
在经营管理方面,西港特区积极推动“八方共赢”的经营理念,即为股东、员工、客户、供方、合作伙伴、政府、环境、社会(社区)等八方建立共赢关系。在与股东共赢方面,努力保证股东特别是小股东的投资安全及权益;在与员工共赢方面,尽力为员工提供发展平台,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在与客户共赢方面,着力为顾客提供性价比更高的物品和超值服务;在与供方共赢方面,全面与优秀供方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在与合作伙伴共赢方面,与加盟商、代理商、中介服务等形成共生共荣的生态圈;在与政府共赢方面,全力在解决就业、缴纳税收、维护稳定上多作贡献;在与环境共赢方面,努力做到人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达到生态平衡;在与社会(社区)共赢方面,积极带动和改善周边社区发展,支持各项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
目前,在2.0升级版建设完成后,西港特区积极布局3.0规划,重点打造三个“新”,即依据“一带一路”中柬务实合作样板园区的战略价值,建成产业链较为完善的智能化工业园区,成为“产业新高地”;依托左临国际空港、右临国际海港,紧靠金港高速三大优势建成集工业、商业、教育、娱乐、旅游于一体的交汇中心,成为“城市新中心”;全区企业进出口总额占柬埔寨全国10%,工业产值占西哈努克省全省50%以上,成为“经济新引擎”。
好风凭借力。可以说,万千繁花的西港特区正是投资的最佳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