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5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5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24年7月3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务院国资委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以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 助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第四版)

第一个“稳”体现在生产经营“稳”。上半年中央企业生产经营平稳有序,重点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比如,发电量和售电量分别同比增长5.3%、8.9%,原油产量同比增长0.9%,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2%。

第二个“稳”表现在价值创造“稳”。累计实现利润总额达到1.4万亿元,同比增长1.9%。净利润、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3%、2.1%,保持了与利润总额的协同增长。

第三个“稳”主要指社会贡献“稳”。累计上缴税费达到1.3万亿元,同比增长0.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9%,在总投资中占比超过37%。

一个“优”具体表现在运行质效“优”。累计研发经费投入达到4340亿元,同比增长2.7%;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78.9万元,同比增长4.6%;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7.4%,同比提升了0.3个百分点。

下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我们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通过“三增”“三新投入”“三个边界”管控,有力推动中央企业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三增”主要指要带头做好煤电油运和重要基础产品的增产增供,确保“供应增”;要深入开展经营创效、管理增效、改革提效,确保“效益增”;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发展,确保“投资增”。“三新投入”主要指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突破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瓶颈;要加大产业焕新投入,加快新赛道、新产业布局;要加大设备更新投入,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个边界”管控主要指要严守财务边界,严控债务规模过快增长,依托司库系统加强实时穿透、智慧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要严守业务边界,严控无关过度多元经营,集中优势资源做优主业、做强实业;要严守企业边界,严控多层架构无序扩张,大力压缩管理层级、压减股权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堵塞管理漏洞。

聚焦提升“五个价值”,推动企业进一步履行好功能使命

问:在当前的国企改革中,“增强核心功能”成为一个高频词。请介绍一下近年来国有企业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后续还有哪些重点安排?

王宏志:增强核心功能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国有企业提出的明确要求。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指导推动中央企业围绕使命责任,站位全局、立足大局做好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为壮大我国经济实力提供了强有力支撑。过去10多年,中央企业的资产、收入、利润都有了大幅提升,累计上缴税费约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7,此外还上交了国有资本收益1.5万亿元、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资本1.2万亿元。同时,202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4个百分点,为稳定社会预期注入了信心。

第二个方面是创造了重要的战略价值,为国家重大部署落地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中央企业提供了全国接近100%的基础电信服务、96%的电网覆盖、67%的炼油产能、54%的电力装机、25%的煤炭产量,是维护能源资源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在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中积极作为,全力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有效助力雄安新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建设;同时,我们积极拓展国际化业务布局,有力促进了我国技术、装备、产品等成体系走出去。

第三个方面是创造了丰厚的社会效益,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强有力支撑。高质量完成246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任务,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带头推进绿色发展,“十三五”期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17%;积极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电信资费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疫情期间电网“欠费不停供”、房租“应免尽免”,并通过搭建产业链金融平台方式,帮助解决上下游企业资金难问题。特别是坚决打好能源电力保供攻坚战,全力参与重大灾害抢险救援,7月初洞庭湖堤坝决口,建筑央企紧急调运块石十余万吨,中国安能等企业昼夜奋战、比原定计划提前13小时完成封堵,能源、电力、通信、粮食等企业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保障,在大战大考中体现了央企担当。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提升“五个价值”,推动企业进一步履行好功能使命。分别是:提升增加值,提高企业对GDP的总体贡献,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提升功能价值,推动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更加科学地衡量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综合贡献;提升经济增加值,强化“先算再投”的意识和习惯,优化国有资本投向和布局,增强价值创造能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加快转向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提升品牌价值,培育更多质量卓越、优势明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央企品牌,擦亮中央企业的金字招牌。

推动中央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问:近年来,中央企业在多项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铸就了一批“大国重器”,也获得了许多科技大奖。请介绍一下,下一步在推动中央企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方面会有哪些工作安排?以及重点工作有哪些?

方磊:中央企业是国家创新链条的重要枢纽,是科技强国建设的骨干中坚。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中央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涌现出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围绕指导推动中央企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主要开展了四方面工作。

我们大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融入国家总体部署、组织央企合力攻坚、推动企业主动突破的三层联动攻关体系,聚焦工业母机、工业软件等重要领域,组织百万科研人员投身攻关一线,有力维护了两链稳定。在量子信息、深空深地深海等领域建设9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实施“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等11个专项行动,在可控核聚变、6G网络架构、类脑芯片等前沿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我们着力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发挥产学研主导作用。指导中央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协同上下游企业提出重大需求、凝练重大科学问题,组建24个创新联合体,遴选30家产业链领军企业,实行“大兵团作战”,推动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建立协同高效的产业创新组织机制。主动向各类创新主体开放市场和场景,推进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应用,中央企业加快成为自主创新产品的友好市场。

我们聚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企业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和“AI+”专项行动,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启动实施产业焕新行动和启航行动,坚持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并购双向发力,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9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制造、未来能源等6大未来产业。实施启航企业培育工程,加快打造一批“布局新赛道、掌握新技术、搭建新平台、推行新机制”的创新型国有企业,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我们全力推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坚持“顶格、管用、解渴”完善出资人政策,科技创新考核对工业和科研企业实现全覆盖,2024年国有资本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的比例达到83%,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研发投入超过万亿元。完善科技人才发展机制,推动企业建立实效导向的中长期激励机制和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机制,对科研人员工资实行单列不受总额限制,健全容错免责机制,赋予更大科研自主权。

下一步,国资央企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战略必争领域,进一步健全制度安排、加大研发投入、引育高层次人才、实现国际化发展,打造更多科技领军企业,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坚强支撑,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聚焦“五个加快”,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问:当前,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正在积极推进中。请介绍一下近段时间中央企业相关工作推进情况?后续工作有哪些考虑和安排?

刘绍娓:近期,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了中央企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推进会议,主要目的是,指导中央企业率先行动,聚焦“五个加快”,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一是加快推动先进设备更新。加速替换改造一批服役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工艺技术落后的生产装置和设备,更新部署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

二是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快实施一批“智改数转网联”项目,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制造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加快智能装备更新替代和新型网络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

三是加快推动绿色化改造。推广一批绿色装备,大力促进减污降碳、节能降耗,加强设备能效管理,加快对能效水平较低的装置设备更新改造,大力布局资源循环利用,形成产品从研发制造到回收利用的良性循环。

四是加快推动本质安全。实施一批老旧装置改造,强化安全技术、安全装备应用,在安全隐患高发领域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和“机器人替人”,加强对各类危险源的在线监控和管理,提高事故和灾害的预测和防范水平。

五是加快强化有效供给。研发生产一批新型装置设备,推进在各类工业机械、农用、医疗、教育等领域应用,努力提供技术先进、绿色低碳、节能高效、适应市场需求的设备产品。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能给尽给、应给尽给原则,加大出资人政策支持力度,指导中央企业紧盯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在本轮大规模设备更新中发挥表率引领作用。未来五年,中央企业预计安排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总投资超3万亿元。同时,我们要求中央企业在采购设备时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坚持买技术水平最好、性价比最高的装备,让质价双优的装备供应商脱颖而出。

坚持功能使命类改革与体制机制类改革统筹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取得积极成效

问:当前,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已经行程过半。请问,此轮改革的成效如何?下阶段还有哪些重点的改革任务?

林庆苗: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我们坚持功能使命类改革与体制机制类改革统筹推进,形成组合拳。 (下转第六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