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2024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4版            2024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
 

2024年6月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成律师事务所联合党委委员、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合伙人徐永前:

企业应加快数据合规入表步伐

来源:中国企业报  

相关报道
请扫描二维码

目前,中国人主持的合规领域四个国际标准中,有两个已经正式出台,可以用于全球认证,全球近十亿个组织据此可以打造PDCA合规管理体系。

根据前段时间中国驻美大使接受媒体专访时的口径,到2027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15.7万亿美元,即113万亿元人民币。又据权威专家分析,其中80%是产业数字化,20%是数字产业化。

数据资产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经济等于数据资产(A)、网络(B)和三个创新,即技术创新、治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C)之和。其中,治理模式创新就是指“企业改革”,其不仅仅限于国企改革的深化提升,民营企业也要改革,即治理层面的优化提升。

关于数据合规入表和数据专项合规、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的关系,这里有一个比喻,数据合规入表相当于一个糖葫芦,数据专项合规是糖葫芦串,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是糖葫芦架。因此,数据合规入表非常重要,而打造一套“治理现代、全面覆盖、有效运转、全球通行的合规管理体系”是基础。

合规之“规”和依法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所谓“规”,包括规则、规制、道德规范和标准。其中,规则包括RCEP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OECD公司治理准则、上市监管规则、亚投行/世界银行公司治理准则等;规制包括财政部印发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道德规范是指,“只有富有爱心的财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财富,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即伟大的百年传承企业必定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企业;标准是指,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数据资产领域的五个地标包括《数据资产合规入表指南》也即将出台。

因此,在“治理现代、全面覆盖、有效运转、全球通行的合规管理体系”之上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已具备基本的规则、规制和标准体系。依法(对政府:法无规定不可为)合规(对企业:法无规定要有规,即我要合规)、阳光运作是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具体而言,合规是数据资源资产化、资本化运作的生命线。要严防“数据泡沫”,即所谓:入表容易出表难,数据合规是关键;价值衍生宜适度,切忌泡沫致长远。

为什么通过标准规范合规管理?就是因为标准是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具有先进性、权威性、普适性、战略性,不管是哪国人,构建起这套体系后,法治合规语言就形成了,这样就可以好好做买卖了。这是一套拯救人类的法治语言,它的理念是“事前防范治未病,合作共赢和为先”,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家国天下”的情怀和责任担当。

这一轮的数字经济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最复杂、最深刻、意义最为深远的产权改革。数据资产是具有潜在价值,是可以给企业带来收益的,企业可以占有控制这些数据资产,需要通过数据的要素化和流通真正实现数据资本化运作。数据资产就像孙悟空,首先数据资源入表后,产权实现一变三:无形资产、存货、费用化处理,而一般资产就是变成了法人财产的一种形式。之后通过数据资产运作拥有巨大的价值潜力,当然也伴随着风险。因此,包括数据来源合规审查、数据内容合规审查、数据管理合规审查、数据经营合规审查在内的数据治理合规审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1月1日,财政部入表新规生效当天,由大成律师出具数据合规入表,也就是DAC法律意见书的中国乃至全球首家企业诞生。这家企业用一组支撑“智慧城市”的数据资产应用场景,通过在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进行知识产权登记并通过评估实现入表。入表增值一块,入表后的资产运作又增加一块。这就是数据的价值,这就是数据资产合规入表后的价值,正所谓:数据入表小上市,资产资本运作时;交易平台大数所,三师顾问主律师。

当今中国,有关数据合规入表的规则、规制和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要加快入表及入表后的资产、资本运作步伐。同时依托中国人牵头制定的合规领域国际标准,搭建合规管理体系,打造共同的合规语言,这套语言将有助于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法治基石。

(本文根据徐永前在第二次全国企业新质生产力峰会第十次中国企业营商环境研讨会上的演讲整理,有删节)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