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大为: 探路新质生产力 助力数字化产业改革新路径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梁隽妤 崔敏
公司全景图 |
车联网小巴 |
高浪路 |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与机遇,在此背景下,探路新质生产力、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或将成为企业弯道超车的加速器。
越来越多的航天企业开始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纷纷加入到数字化转型的行列中来,蓄能新质生产力,探索企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江苏航天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大为”)凭借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勇于变革的决心,积极投身于数字化产业改革,不仅推动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为整个航天行业树立了数字化转型的典范。
向“新”而行 发力新质生产力
城市前进的速度超乎人们的想象,数字经济企业正日益成为城市加速的主引擎。截止3月底,高浪路改造提升开通以来,无锡经开区交通事故、警情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3.9%、12.5%,金城高架早高峰得到有效缓解,交通运行效率有效提高。而这其中就应用了航天大为公司的一系列“黑科技”,让“互联网+交通”城市交通大脑与各类感知设备联动,打造全市首条智慧平安大道“样板路”。
客流预警、事件告警、自动开关站……以大数据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无锡地铁“智慧车站”亮相地铁4号线黄巷站,为市民开启智慧出行新体验。“智慧车站”为无锡第三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积累了智能化、信息化实践经验,也拉开了无锡地铁智慧城轨建设的序幕。
作为无锡地铁4号线一期站后综合工程项目的联合体牵头单位,航天大为采用大总包管理模式,将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各阶段深度合理交叉。“原本车站车控室都是一些简单的二维图表,智慧系统将车站的3D模型显示在操作界面上,车站如果出现设备故障或乘客突发事件,都可一目了然,也缩短了响应时间。”航天大为有关负责人表示,“智慧车站”致力于实现“乘客服务自助化人性化、运营工作信息化流程化、运维工作表单化指向化、外部施工电子化可追溯。
上述案例只是航天大为技术应用的一部分项目,其数字技术正在延伸到智慧城市的各个角落。承建无锡(锡山)“双智”试点核心区项目,项目涵盖无锡约40平方公里范围、123km道路里程、194个路侧感知点位;建设锡东自动驾驶小巴示范项目,精心规划6条自动驾驶巴士线路,解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依托先期形成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场景,航天大为的数字触角不断延伸,愈发强韧。构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轨道交通为主的三个产业子集群,航天大为正在从熟悉的智慧交通领域入局,其数字经济版图正不断扩大。
此外,航天大为还在不断跨界合作,打通产学研全产业链。航天大为与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合作开发“基于物联网的城市道路动态交通诱导与信息服务平台”;联合浙大申报国家863科技专项“中等城市道路交通智能联网联控技术”项目;与麻省理工学院(MIT)联合研发“复杂场景下车辆特征识别与检索”项目;在全国推广“车辆行踪监控系统”项目成果;积极参与无锡智慧交通系统的总体设计及建设工作……其数字化成果正在不断凸显。
作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高科技企业,航天大为致力于新型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推动政务、交通、公安、教育、水利、城建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客户提供以数据驱动的城市智慧运营服务。
积极践行“国家、社会、责任”发展理念,推进“产业×数字科技”的发展战略,推动新型数字城市建设发展,航天大为以智慧产业为核心,为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及车联网、轨道交通的大型信息化工程提供规划设计、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工程实施、交付及运营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其旗下设有航天科工智能交通技术中心、江苏省车辆行踪监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智能交通软件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信息产业轨道交通控制技术及应用联合研发创新中心等省部级研发机构,持续攻关交通信号控制、大数据分析、图像视频分析、雷视融合、数字孪生、城市交通态势智能感知分析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交通信号控制机、雷视一体机、车路协同、边缘计算设备、交管一体化平台、综合监控平台等核心产品。
据了解,航天大为近三年营收连续超10亿元,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系统集成商十强、中国道路交通信号控制器十二强,为国内五大轨道交通站后综合工程系统总承包集成商之一。
如今,航天大为的智能交通产品和业务已经扩展到全国30多个城市。未来,航天大为将围绕新质生产力,迎接挑战、主动跨出,从地面智慧交通向地下、地上延伸,在低空经济、地铁综合监控领域不断发力,探索以数据服务为核心的新商业服务模式,提供具有航天特色的创新产品及服务。
聚焦数字化产业改革 打造高质量产业工人队伍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和部署的重大改革。航天大为作为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列入产改试点单位。为应对数字化发展趋势,航天大为公司聚焦数字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打造有方向、有动力、有平台、有提升、有保障的“五有”产改品牌,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数字产业工人队伍。
一是坚持思想引领,确保产业工人政治有方向,加大“党建带工建促产改”工作力度,强化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健全激励机制,确保产业工人前进有动力,多措并举持续释放数字产业工人创新活力,激发创业热情。
三是聚焦主责主业,确保产业工人建设有成果。科技创新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搭建赛训结合“劳动竞赛大舞台”;多措并举保障产业工人生命健康安全。
四是促进赋能成长,确保产业工人能力有提升。一方面产教融合,搭建教育平台。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与无锡锡山区政府、东南大学、无锡交通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人工智能与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技术实验室,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其次是搭建平台,开展数字论坛,为培养“业务+算法+架构”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定期召开技术论坛研讨会。
五是做优关心关爱,确保产业工人建设有保障。持续强化民主管理、推进模范职工之家建设、畅通职工建言献策渠道。
作为航天领域的佼佼者,航天大为一直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著称。下一步,航天大为将继续做好新时代数字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先行者,持续加大对数字产业工人的培养力度,加快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不断优化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及福利待遇,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将航天大为产业工人打造成“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航天大为将继续深化数字化产业改革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为航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