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纪念袁宝华同志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纪念袁宝华同志特刊
 

2024年5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念坚定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杰出的经济工作领导人

——纪念袁宝华同志逝世五周年

来源:中国企业报  

20世纪80年代,袁宝华多次主持召开企业改革与管理研讨会及赴企业生产现场考察

(上接第二版)原冶金工业部部长王鹤寿和宝华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宝华同志当时是冶金部部长助理,主管钢铁工业生产和销售,了解实际情况。毛主席逐个点名问话,问过的人都说可以完成。当询问宝华同志时,他没有像前面同志那么表态,也没有表示不行。他只是说,冶金系统有10个生产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一面红旗,只要大家都能达到十面红旗的标准,完成钢铁任务是没问题的。听完宝华同志的发言,毛主席沉思片刻,指示陈云同志继续摸底,务必把指标搞扎实。陈云同志当时是国务院副总理兼中财委主任,是宝华同志的老领导,实事求是是出了名的,有他领导,宝华同志心里踏实多了。在那个年代,那样的场合,宝华同志那样的表态,的确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他在改革开放前夕,依据对中国经济工作的丰富经历和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深入考察,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国民经济要搞好,企业首先得搞好”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展现了他在组织领导企业整顿、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妥善处理企业与市场、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方面的非凡胆识和意志,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首肯与支持,经受了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实践的检验,也是他坚忍不拔、排除万难致力于企业建设的逻辑所在。正是因为这一论断,才使他在中国企业建设方面建树卓越。

他组织领导全国企业整顿,从恢复性整顿到建设性整顿,前后历时8年,结束了企业无规章、无纪律、无管理的混乱状态,开创了企业“六好”的崭新局面。企业是经济的细胞,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根植于企业中,没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就没有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宝华同志把企业整顿与企业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拉开了中国企业改革的历史画卷。他是中国企业改革的倡导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宝华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结束就主持起草了《关于扩大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十条意见》,这个企业扩权条例在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得到批准通过,从此中国企业改革从试点到普及逐步展开。企业改革从京津沪8家国营大中型企业试点开始,一年后犹如雨后春笋扩展到6600多家,虽然企业数量只占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16%,但试点后产值和利润却占到60%和70%左右,其中上海、天津利润总额达到80%,北京达到94%。企业改革从扩权让利开始,逐步发展到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逐渐增强,为国民经济发展壮大注入了强劲动力!

他在国家计委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于1982年创造性地在国家经委内部设立了技术改造局。这一职能机构的设立,标志着国家经委在抓工交生产的同时又增加了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改造传统企业的职责。创出了一条花钱少、效益好的中国工业发展的新路子!

他在邓小平支持下,从1979年伊始,组织领导协调中央国家机关59个部门着手制定我国第一部工业企业法,到1988年最终获得全国人大通过颁布,前后历时10年,可谓十年磨一剑!《企业法》的颁布与实施,结束了我国企业无法可循的状况,开启了企业有法可依的历史。

他要求企业内抓管理,外抓市场,提出“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为我国企业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资源配置、资产组合等经验指明方向,并全面系统地总结提炼出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理论体系,得到广大企业的热烈响应和衷心拥护。企业称他为“中国企业管理之父”。这个称谓实至名归。

他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情势下,旗帜鲜明地提出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结合企业生产经营一道去做。不能一手软一手硬,而是两手都要硬。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文明一起要。并在国家经委内部提议创办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杂志。

他适时提出企业家加强修养的10条意见,从企业家的社会地位、作用和责任等方面,为中国企业家队伍建设成长指明了方向,是中国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宝贵思想财富。

他站在古今中外的广度、深度和高度,认为政府对企业的监督和宏观调控是必要的,但是政府绝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他在改革开放之初,下大力气抓经委系统和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厂长(经理)、党委书记的培训与轮训,以解放广大干部的思想,培训商品经济知识,增强驾驭经济和企业的才干。这批干部和厂长(经理)、党委书记,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发挥了关键和中流砥柱作用。

他兼任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主任,高度重视,持之以恒大抓全国职工的知识和技能教育,为建设一支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技术的又红又专的献身四化建设的职工队伍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所有这些都表明,宝华同志真正懂得中国国情、中国经济、中国企业,是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又具有远见卓识洞察力的杰出的经济工作领导人。

一生真干实干的经济工作领导人

宝华同志既是实事求是的领导者,又是真干实干的领导者。他的真干实干突出表现在他一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作风严谨,一丝不苟。凡是与他一起工作的领导与同事无不夸他是真干实干的模范。他工作勤奋,每天工作都在12小时以上,17—18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他敏思慎行,做事严谨而又雷厉风行,讲求效率,批办文件,处理问题,从不过夜,“今日事今日毕,明日事今日计”是他的座右铭;他干什么,学什么,懂什么,精什么,是行行的行家里手,从来没有人能糊弄住他。宝华同志的敬业精神和务实作风,使他在各个时期,不同领导岗位都作出突出的成就和卓越贡献!

在我国,东北最早解放,也最早进行经济恢复和建设。毛主席提出明确要求,东北经济恢复和建设要为全国解放以后经济恢复和建设出产品,出人才,出经验。而东北经济恢复和建设首先需要大量干部和人才,宝华同志正是这样的背景下被组织上选调东北工业部计划处任处长的。东北工业部承担着东北经济恢复和建设的主要任务,而计划处又承担着东北工业部的主要任务,从此宝华同志离开了党群工作岗位,开始了他为之奋斗大半生的经济工作。从地方党群工作到经济工作是宝华同志人生的重大转变,他在调查研究,弄清情况的基础上,很快便理清了工作思路,全付身心地投入到轰轰烈烈的东北经济恢复和建设的热潮之中。鞍钢复产是东北经济恢复和建设的主要矛盾和标志,东北人民政府和党中央、毛主席高度关切。宝华同志率领全处180多名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组织和发动鞍钢全体职工,以鞍钢复产为中心任务,开展创新纪录生产技术竞赛,全力以赴,以厂为家,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每天都有新人物,新纪录,新成果涌现出来,使得鞍钢仅用一个多月就恢复了生产,一举粉碎了日本专家认为鞍钢20年也复不了产的断言。东北人民政府领导捧着锦旗亲临鞍钢隆重表彰,称鞍钢复产创造了人间奇迹!毛主席通令嘉奖,号召全国学习他们的干劲和精神!工业企业均衡生产是工业生产的主要特征,也是全党工作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宝华同志在前苏联专家指导下,在沈阳机床一厂开展均衡生产试点,为东北企业普及均衡生产探索经验,锻炼人才,创造效益;企业统计工作是制定工业生产计划的基础,宝华同志倡导并亲手抓了东北工业企业的统计工作,并在计划处内从无到有增设了统计室,建立了统计制度,锻炼统计人才,开展统计工作,组织推动东北从工厂到管理部门建立起统计工作体系,建立统计组织机构,充实统计人员,推行新的统计表格,建立详细的日报制度,进行普查工作,开展人员培训,使东北局各级领导都能及时了解生产情况,指导经济工作;宝华同志在组织制定东北工业生产计划实践中,最早认识到定额与综合平衡在制定工业生产计划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定额是计划工作的灵魂,综合平衡是计划工作的基本原则,使东北工业生产计划的制定建立在定额与综合平衡的基础之上,也为以后国家计委制定计划探索了有益经验。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马洪同志与宝华同志相识相知共事多年,他在回忆文章中谈到,“我当时在东北人民政府任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东北人民政府每个季度都要例行听一次东北工业部关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汇报,每次几乎都是宝华同志代表东北工业部汇报,给我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宝华同志汇报有稿子,但他从不念稿子,观点鲜明,数据翔实,事迹鲜活,逻辑井然,简明扼要,没有废话。领导和我们都爱听、想听他汇报,因为他作风务实,工作都是他干的抓的,而且百问不倒。像宝华同志这样的领导很突出,也是少见的。”

他是前苏联援华项目156项工程的中方谈判代表和工程落地的主要组织建设者,为建设我国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立下了不朽功勋。新中国成立之初,在西方帝国主义包围和封锁形势下,争取前苏联援华的156项工程项目,是关乎我国建设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伟大战略抉择,是立国之基,强国之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宝华同志是周恩来总理选定的中方谈判代表,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使命艰巨光荣。谈判的结果是圆满的,过程却是艰难的。艰难不是因为项目多,而是因为有的项目我们提的规模过大,苏方力不能及;有些项目地质资料缺乏,苏方认为无法设计;有的项目苏方认为不需要那么多,能力多余等等。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坐镇指挥下,赴苏谈判长达10个月300个日日夜夜,宝华同志与谈判组的全体同志坚持原则性,增强灵活性,积极协调苏方谈判代表,集思广益,对投资规模过大的项目及时汇报请示解决,对项目资料短缺的问题密切与国内沟通弥补,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闯过一道又一道难关,硬是圆满完成了全部项目签约,为祖国和人民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得到李富春、陈云和周总理的赏识和赞扬,苏方谈判代表也伸出拇指投来敬佩的目光。李富春副总理早在延安中央组织部任副部长时就熟悉了解宝华同志,时隔数年又在赴苏谈判中相遇,甚为欣喜!他在总结谈判工作时对宝华同志的印象很是深刻,他说,宝华同志正直、谦和、勤奋、干练,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很强,他与苏方谈判代表沟通最好,他经手的谈判项目效率最高。这是李富春副总理对宝华同志恰如其分的褒奖和欣赏!返国后,宝华同志又马不停蹄地陪同前苏联专家踏遍千山万水,投入到为项目落地建设进行勘察选址、设计、订货、组织施工建设工作中,每个项目都留下了他辛勤的足迹和汗水。辛勤的劳动必然换来丰硕的果实!如今70多年过去了,156项工程虽几经技术改造,依然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着她的青春和力量。

他是我国物资管理工作的主要创建者,在保障物资为国民经济调整服务,为企业生产服务,为“三线”建设服务作出了重大贡献。宝华同志是我国第一任物资管理部部长。物资管理与供应保障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建设的三大保障之一。面对从无到有、“一仆三主”的全新工作领域,着实考验和检验着宝华同志的全局观念、协调能力和领导艺术。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宝华同志紧紧团结物资部党委一班人,依靠广大干部和职工,迅速组建起从中央、大区、省、市、县纵横交错的物资管理机构,配备和培育物资管理人才队伍,建立健全物资管理规章制度,紧密结合当时国民经济调整和“三线”建设实际,进行试点,亲自蹲点,点面结合,创建形式多样的物资储备、供应和服务,把物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企业普遍称赞叫好!尤其是他通过试点、蹲点创造出来的物资供应服务的做法,更是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和企业、“三线”的普遍赞誉! (下转第四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