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第一届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表彰暨经验交流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第一届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表彰暨经验交流会
 

2024年3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同心奋进聚榜样力量 创新进取谱和谐新篇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3月19日,第一届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暨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国务委员谌贻琴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扎实做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100个“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和299名“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进个人”受到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表彰。树立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先进典型,对于激励动员各方积极参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入推进创建活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文化昂扬向上,助力经济恢复向好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劳动关系领域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新时代劳动关系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为进一步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指明了发展方向、作出了具体部署。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加快转型、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劳动关系更为复杂,相关主体及其诉求更加多元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任务更加艰巨。要紧密结合当下经济恢复进程的新特点、新要求,找准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的着力点和着重点。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职工归属感的保障,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能。只有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才能实现企业与职工互利共赢,才能为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提供支撑,才能为推动经济恢复向好提供前行保障。

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先进的事迹鼓舞人心。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中不断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劳动关系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劳动关系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积极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学深悟透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筑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思想基础。二是全心全意履行工作职责。此次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涉及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四家等多个系统和各个行业。他们在各自领域认真履行职责,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员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积极防范化解劳动关系矛盾风险;促进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职工幸福感,持续打造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共同体;广泛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取得实效,形成了创有标准、学有标杆、优有激励的良性发展局面。三是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式。此次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不断总结近年来参与和谐创建活动所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主动适应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新形势、新任务,根据劳动关系发展变化状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拓展创建活动内容;通过专题培训、案例学习、总结交流、以赛代训等多种方式,着力提升与新时代新要求相适应的工作能力。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更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全面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中再立新功、再创佳绩。广大企业和企业家要以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榜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部署要求,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使命感,不断谱写新时代新征程和谐劳动关系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企联及各地企联组织要对标先进,深刻领悟新时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充分调动企业代表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强化工作实效,实现企业与职工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打造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以不懈奋斗书写新时代华章,同心协力,锐意进取,奋力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向深推进、向上提升、向前发展,奏响新时代的和谐更强音!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