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全国长镜头·民营企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全国长镜头·民营企业
 

2024年3月1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江东正建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仁超:

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为民企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中国企业报  

浙江东正建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东正集团”)位于浙江省永嘉县,是一家拥有40多年发展历史的建筑一级资质民营企业,旗下有房地产开发、酒店餐饮、农业、幼教等多个产业,从2015年至2020年连续6年获评温州市百强企业。1996年至今,已连续28年获得永嘉县优秀企业、巨龙企业、功勋企业等荣誉。

以工带农大力发展茶业,打造乌牛早茶国际品牌

浙江东正集团旗下专业从事茶叶开发与贸易的浙江乌牛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乌牛早公司”)于2000年2月21日经浙江省人民政府证券委批准创建。在集团董事长李仁超的带领下,本着“以工带农”多元发展初衷,千方百计地将一家破产倒闭的茶厂和因失检6年而作废的“乌牛早”商标,通过“抢救”成功“复活”。乌牛早公司成立后,即在实施“四统一”(统一品牌、统一宣传、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的前提下,通过以工带农,反哺农业,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建设基地、打造品牌,使乌牛早公司重新焕发活力。1999年,产地被永嘉县命名为“乌牛早茶之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浙江东正集团看到发展做大乌牛早茶的“好钱景”。于是,乌牛早公司把“引导茶农走向共富”作为己任,通过以工带农形式担负起永嘉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和流通任务,推动永嘉全县乌牛早茶开发发展和实现规模化经营,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充分调动茶农积极性,采用与茶农签订购销协议的形式,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已发展成为6万多亩茶园规模、2万多户茶农从事茶业生产经营,帮助永嘉县和1万多户茶农走上发展茶业脱贫致富道路,成为县、市乃至浙江和全国农业开发的龙头企业。

由于乌牛早茶集开发、种植、加工、科研、销售为一体的一条龙措施一举成功,先后被评为县、市和省“优秀”“十佳”“百龙工程”农业龙头企业和省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乌牛早茶厂还通过了省示范茶厂认证。2004年至2010年,乌牛早公司先后被温州市、浙江省多次评为农业龙头企业,2016年被国家评为“全国农业百强企业”。乌牛早茶连续五届被评为浙江名牌产品,2005年被评为“中国绿色”农产品,2006年通过了国家QS食品安全认证。同时,“乌牛早”商标被评“浙江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

公司成立24年来,乌牛早茶叶品牌先后从永嘉县走到温州市、浙江省、全中国,还漂洋过海走向世界,成为驰名中外的国际品牌,现在乌牛早茶叶已经远销到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乌牛早茶叶品牌迄今为止已获得“中国(温州)特色农业博览会”“中国(杭州)国际名茶博览会”“中国西安博览会”“中国国际名茶评比”金奖等国内外各类荣誉奖项近200个。

历经三年疫情,东正集团经受严峻考验

就在业务和项目推进之时,浙江东正集团遭遇三年疫情的严峻考验。为了渡过难关,永嘉县政府决定用政府应急周转资金,帮助浙江东正集团走出困境。

从国家层面上也在出台各种利好政策扶持陷入困境的民营企业发展。202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八部门为持续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出台25条举措,该《通知》明确指出,要持续加大信贷资源投入,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通知》明确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目标和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相关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通知》提出,主动做好资金接续服务。鼓励主办银行和银团贷款牵头银行积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对暂时遇到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发展前景、技术有市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按市场化原则提前对接接续融资需求,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等,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历经三年疫情,浙江东正集团等民营企业虽然一度陷入困境,造成资金周转难,但深得温州市政府全力扶持,尤其是永嘉县政府先后六次召开专题会议为浙江东正集团纾困解难。

谈到如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作为一家地方龙头民企负责人,浙江东正集团董事长李仁超提出了三点建言:

一是希望金融机构能够充分维护银企关系,真正响应国家号召帮扶企业渡过难关,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加强与企业沟通,增加对企业的信任度,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二是希望金融监管机构加大力度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对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接到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处理,树立民营企业家发展的信心。

三是希望相关司法部门能多渠道、多举措化解银企纠纷,搭建银企高效对话沟通平台,倾听企业需求,理解企业痛点,压缩办理受理时间,降低诉讼成本,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朱晨辉采访整理)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