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市长之声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市长之声
 

2024年3月1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人大代表、淮北市市长汪华东:

坚持“四链”融合,建设“五宜”淮北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江金骐

汪华东
相关报道
请扫描二维码

安徽省淮北市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上的城市,人们并不陌生,不过人们常谈的话题,似乎多集中于“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对此,《中国企业报》记者于2023年下半年做过一次实地调研,留下两大突出印象:一是这个地级市尚无建成一个国家级产业园区,这在安徽全省并不多见;二是利用煤炭“采空区”,这里建成一个类似天然的城市“内湖”,可谓一碧万顷,沙鸥翔集。如果说前者是城市发展的缺失短板,那么后者则是这个城市的神来之笔。在京出席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淮北市市长汪华东表示,淮北的高质量发展,是基于这个城市的特质而做的因势利导。

“我们将加快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高质量转型发展蓄势赋能。”汪华东针对如何加速推进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的问题给出了“战略不变,力度不减”的答案。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来,淮北市始终坚持高质量转型发展不动摇,围绕“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国家重要综合新型能源基地”的战略定位,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为高质量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淮北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均创6年来最好成绩。

汪华东表示,下一步,淮北将坚持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的部署实施,做好“四链”深度融合大文章。

一是提升产业链。围绕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有限聚焦、久久为功,着力延链补链强链。

二是打造创新链。依托安徽(淮北)高等研究院创新平台,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全年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50家,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工业企业30家。

三是完善资金链。聚焦主导产业,完善产业基金,构建“投早、投小、投未来”的运行机制和项目跟踪投资机制,打通从科技研发到市场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四是激活人才链。把人才作为城市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强化城市合伙人思维,精准出台与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人才政策,常态化开展“人才淮北行”系列活动,支持各类人才在淮北创新创业。

“淮北市将全力拼经济、稳增长,拼作风、提效能,拼服务、惠民生,并将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不断激发高质量转型发展内生动力,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加快建设‘五宜’幸福城市。”汪华东说道。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