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江汽集团质量改进工程师程韬:
破解“卡脖子”难题 助力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升级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彭学英 鹿娟 / 吴明 张骅
3月5日,《中国企业报》记者在全国人大代表驻地采访时了解到,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江汽集团质量改进工程师程韬多项建议聚焦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销量规模不断取得突破。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近950万辆,渗透率已超过3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904.8万辆,渗透率34.7%。
程韬表示:“我国汽车产业在加快向智能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方面已经取得一定先发优势,但我们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有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整车企业67家,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0万辆以上的企业有17家,但2023年仅个别企业新能源业务实现盈利,其余基本均为亏损。
为此,程韬建议,鼓励并支持汽车企业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技术创新,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努力通过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并实现差异化竞争,同时实现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坚持“产业+资本”双轮驱动,引导各类资本资源向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产业企业倾斜,持续优化企业融资环境,充实企业发展资本,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保障。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以乘用车为主导,产业政策、社会资源等主要集中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而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商用车行业的碳排放压力相较乘用车更大,2023年交通碳排放中商用车占比约55%,因此商用车的新能源化转型更为迫切。2023年行业新能源商用车销售44.7万辆,同比增长32.3%,增速相对较低,渗透率仅为11.1%,也远低于新能源乘用车。
为加快新能源商用车推广应用,助力实现交通领域节能减碳,程韬建议,在政策端给予新能源商用车一定支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推广应用新能源商用车,鼓励各地方政府开展的促消费政策将新能源商用车纳入补贴范围,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给予一定的运营补贴,进一步降低用车成本。
汽车工业下半场的智能化竞争已然临近,但目前我国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所必备的关键零部件和技术仍存在卡点。
因此,程韬建议要促进智能新能源产业集群化发展,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科研机构及高校院所之间的协同合作,强化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同时,推动构建高效协同的产业融合创新生态,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