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重磅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重磅
 

2023年11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明确目标任务 谋定发展路线,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专家解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来源:中国企业报  

王利博制图

(上接第一版)

曾刚认为,这种调整有利于对金融行业的整体改革进行总体布局和推进,更有效地强化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领导规划的整体性和实施效率,这么做还能进一步确保金融行业的发展符合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政策,从而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此次会议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本质特征,强调“八个坚持”,包括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等。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金融本质规律的认识不断提升到新高度,持续推进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八个坚持’明确了金融工作怎么看、怎么干,既有世界观,又有方法论,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国农业银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孙宁称。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事业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在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说,会议用“来之不易”总结金融领域取得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令他感触颇深。近年来,金融系统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确保金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为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胸怀国之大者,首提“金融强国”概念

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表示,此次会议第一次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金融强国的目标。过去中国是个金融大国,但还没有成为金融强国。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从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这是一个更加宏伟的目标,也是更加艰难的过程。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认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金融强国”概念的提出,表明金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愈发重要。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二是金融安全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何为金融强国?吴晓求认为,首先是现代金融,而不是传统金融。这个金融功能一定是多样的,不是单一的,金融功能中包括资源配置、财富管理、支付、所有权分割等等。其次,应该有很好的风险识别和配置机制,因为金融的核心是配置风险。第三,是金融更具有影响力,为此要推动国际化。

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其中明确,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这次会议为新时代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典表示,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并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是对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概括。这意味着,金融领域需要在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做出创新和改进,这一总体要求强调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功能。

刘晓春认为,这“五篇大文章”所代表的关键词,实际上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向。做好这“五篇大文章”,意味着对金融的要求变得更高,“不再只是以前简简单单的融资,而是应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曾刚表示,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要重视重点战略领域发展。未来的经济周期还需要发展新的重点行业,需要通过现阶段政策予以支持。“五篇大文章”则进一步明确了未来金融业在经济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五个发力点,这为未来货币政策和金融机构的重点工作指明了方向。

会议指出,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

“金融要回归本源。”多年从事科技金融工作的中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执行主任王大鹏认为,会议再次强调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在需求侧上,金融服务要匹配高质量发展需求,明晰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市场主体、不同应用场景,提供相关产品。在供给侧上,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供给,高质量供给可以引领实体经济发展。

点明“矛盾问题”,强化使命担当

会议指出,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九方智投首席经济学家肖立晟认为,本次会议直接指明了当前金融领域所存在的问题,表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改革仍是金融行业发展的主线,且相较于以往,改革力度可能会更大。

他认为,从会议表述的“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金融风险、服务实体以及金融监管三大方面。而本次会议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些问题,并提出要“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表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改革仍是金融行业发展的主线,且相较于以往,改革力度可能会更大。

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

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琦认为,自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金融强监管被定调,严控地方债务、资管新规落地等均带来金融系统监管升级。本次会议继续强调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从机构、行为、功能、穿透式、持续等多方面提出监管要求。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连平认为,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将有助于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稳定的金融环境。

连平表示,未来几年,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将成为我国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来看,就是要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尤其是跨业、跨市场的金融业务,不同类型机构间的交叉业务,非法集资、欺诈销售、操纵市场、信息泄露等违法违规行为,多层嵌套的复杂运行结构或金融产品,各类金融行为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以及对中小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市场等重点风险领域的监管。

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

对地方债问题,会议强调,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表示,会议强调从机制层面强调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政府债务管理等,实际上也是强调制度建设,“要把配套改革、政策优化、管理优化结合好,带头的还是制度安排,要在改革的轨道上‘动真格’。”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主要强调遏制增量,即“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而本次会议强调的“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长效机制”则既包括遏制增量,也包括化解存量。

贾康认为,中央提出的“一揽子化债方案”是一种积极有为的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不是说防范债务风险,现在就不敢动了,阳光化地发债、长期的特别债、地方长达30年的专项债等,都是很好的机制,在发展中间可以既扩大内需,又优化结构,又有很长时间的腾挪余地。”

(本报记者赵玲玲根据《人民日报》、新华社、《上海证券报》等公开报道整理)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