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数字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数字经济
 

2023年7月1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企业报》集团数字经济研究院 举行首次专家座谈会

来源:中国企业报  

会议现场
《中国企业报》集团数字经济研究院领导和专家合影

(上接第六版)

王核成: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政府补一点,服务商让一点,自己出一点

工信智库专家、中企数字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核成表示,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信息化,从2016年开始研究数字化成熟度,随后主持制定了《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评价》团体标准。他表示,现在企业数字化建设很热,但是困难也多。以浙江为例,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量大面广”只靠自身能力很难完成,需要政府、专家以及服务商的共同支持。因此“政府补一点,服务商让一点,企业自己出一点”是相对来讲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大企业因为自身实力雄厚,因此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中更应起到样板作用。希望《中国企业报》集团能够借助自身中央媒体优势,把数字化案例征集活动和将要举办的企业数字化发展大会做成国内数字化转型领域的知名品牌活动和落地项目。对于案例的评审,他建议主要从案例实效性、创新性、引领性和示范性几个方面考量,从而突出案例的质量和体现遴选发布的重要意义。

张文彬:数字化实现转型升级,积极开拓第二曲线

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创新工作部主任、中国企业联合会智慧企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企数字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文彬提到,因为中国企业联合会主要是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在交流的过程中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企业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与需要,经常思考如何通过数字化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的发展与创新来开拓第二曲线。《中国企业报》集团区别于政府机构和商业化企业,在做相关数字化活动的过程中,更应该发挥主流媒体优势,尽可能地深入了解和满足企业真正的诉求,同时要持之以恒,在活动中与企业建立更加深入的沟通与联系,能够遴选出真正具有实践成果和创新特色的数字化案例,对于优秀案例可以组织实地走访、交流研讨等活动。作为上级主管单位,中国企业联合会非常赞赏《中国企业报》集团开展企业数字化方面的活动与工作,在这方面一定会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

高旭东:数字化应用不能过于理想化,产业融合模式值得推广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高旭东说,他在实际的教学与产业研究中发现,大型企业有很强的动力去推动数字化,但是在实际落地时,一些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提供的方案、技术存在质量和匹配度问题,这就会给企业增加很多成本甚至造成数字化建设困难,因此对于数字化在大型企业的实际生产应用中的作用也不能只靠主观臆想,不能过于理想化。目前大家普遍认知的互联网模式和工业互联网在底层基本假设上还是有较大的差别,比如后者不允许“试错”。在AI行业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专注只做AI的没有以AI方法紧密结合当下产业的做得好。这一实践案例值得深思与研究。因此建议此次案例征集与数字化大会要以成果转化为落地点,尽量多的与企业实际结合,更多的沉淀优秀案例供更多企业学习和参考。

何霞:抢抓数字化革命先机,汽车行业技术领先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总工程师何霞介绍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目前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方面所做出的成果,除了每年发布《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和《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外,一直比较关注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相关领域。“汽车产业在新一轮数字化革命中走在了全球技术的最前沿,很多技术都在汽车行业试用后再到别的行业进行应用推广。” 机器人产业也从工业机器人向服务机器人发展。谈到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联盟建设时,她提议要把中企数字研究院建成智库生态圈,并建议《中国企业数字化发展报告》编制和发布,可以按照每年不同的主题和特点定为趋势篇、行业篇、进程篇等。

冯海旗:信息化走向数字化,政府与企业都面临巨大挑战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冯海旗认为,我国信息化走过了40年,目前已经走到了数字化转型阶段。根据他们对行业的研究,以及国际知名咨询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调查结果来看,数字化转型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冯海旗表示,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从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企业也从信息化走向数字化,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更多的内容和要素。这对于专家学者、政府和企业都是不小的挑战。而媒体作为三者链接的桥梁,应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企业报》集团把数字经济领域专家和智库整合起来,是功德无量的事,这不仅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思路与方法,也为研究人员接触实际案例提供了更大的平台。

孙道军:拒绝改变的“一半企业会死在数字化转型中”,AIGC在营销和保险行业效果明显

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孙道军讲到,案例的作用在于发现好的范式以及推动创新。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先行者带动模式研究”依然适用。未来拒绝改变、不能适应数字化转型主流趋势的“一半企业会死在数字化转型中”。《中国企业报》集团成立数字经济研究院不仅可以加强实践的研究,对数字化理论也起到了支撑和促进作用。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目前学校开设了数字资产管理和区块链相关课程,在AIGC对传统企业的产业流程改造方面正在进行相关研究,而且在营销和保险行业有较为明显的效果。目前《中国企业报》集团正在进行的企业数字化案例征集活动和将举办的企业数字化发展大会,给了媒体显示自身公信力和企业展示其在数字化进程中影响力的机会。

宁连举:龙头企业引领,小需求大市场成未来发展方向

北京邮电大学大数据与商业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宁连举从实业角度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对于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服务商来说,找到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需求点,“即使这个需求点在全产业链中占比很小,但是只要量足够大”,也能依靠此项服务为该企业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另外,设计新的增长点,加强生态组合和资本组合联动,把原有业务与新兴业务适当剥离,便于控制和降低风险。举例来说,比如县域数字经济可以和乡村振兴结合,各地政府和企业都有此类需求。当然前提是需要关注当地的产业集群,以当地龙头企业为标杆引导业务转型和新产业发展,形成政府和产业多维推动的发展格局。

会议最后,李祝义宣读了《中国企业报》集团数字经济研究院首批专家名单,吴昀国为专家们颁发了聘书并合影留念。 (肖依斐)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