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球企业家发出“五请”邀约
来源:中国企业报
![]() |
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发表主旨演讲 |
![]() |
(上接第一版)
江苏为何如此重视企业家太湖论坛?
众所周知,江苏是中国众多产业循环的重要发起点和联结点,是融入国际循环的重要通道。据权威统计,江苏累计设立外资企业4.1万家,世界500强企业有392家在江苏投资,研发投入超过1000万元的外资企业达1600家。总体上,外资以占全省约1.3%的企业数,每年为江苏贡献10%的固定资产投资、10%的城镇就业以及20%的税收,是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次参会的企业,很多就是产业链供应链上重要的“链主”企业、关键环节企业。企业家太湖论坛,既是江苏持续打造的与跨国公司沟通合作的平台,也是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
正如信长星在演讲时所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的结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需要,也彼此成就。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的今天,如果说有什么“风险”的话,那么最大的风险是不合作;如果说有什么隐患的话,那么最大的安全隐患是不发展。虽然“断链”的风险在不正常地被人为助推积聚,但我们坚信,市场规律终究拗不过,产业联系终究割不断,经济合作终究挡不住。江苏将坚定不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公共产品属性,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好重要的链接作用。
“五请”邀约:请来江苏
改革开放40多年,江苏在产业集群、市场规模、人才储备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积累比较厚实的底子,对全球资本形成了“磁场效应”。资料显示:江苏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制造业集群、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数增至10个,居全国第一。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的13.7%、全球的约4%。这几年,尽管逆全球化和新冠疫情给合作和发展带来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江苏与跨国公司经贸合作巨大潜力没有改变,双方企业互利共赢的合作本质没有改变。江苏正在聚焦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产业链,扎实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信长星在演讲中欢迎外商投资企业主动抢抓江苏发展新机遇,积极参与江苏高质量发展新实践,实现更高水平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他向广大外企发出了真诚邀请:
——发展现代制造,请来江苏。这里有中国最完整的产业链条、最强大的配套能力和2300多万高素质产业工人,许多产业在半径300公里范围内就能实现循环,甚至一些地方的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推进创新合作,请来江苏。这里有丰富的科教和人才资源,168所高校和900多家各类研发机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高层次人才数量占全国10%以上,全国65%的院士在江苏开展科技创新和项目合作,40%的国家级重点人才在江苏创新创业。
——发展未来产业,请来江苏。这里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尤其是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江苏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1%,“光网城市”已全面建成,工业互联网接入企业数占全国的60%,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全国第一。
——拓展市场空间,请来江苏。这里有规模巨大的消费群体,江苏所处的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4,GDP超万亿级城市有8个,人口达2.4亿,收入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更具消费意愿和能力。
——寻求投资便利,请来江苏。这里有“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办事效率高的公务员队伍,可以享受到最热心最贴心的政府服务,江苏连续4年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苏州、南京、常州、无锡等城市均为中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在其后的企业和智库交流发言阶段,演讲嘉宾们纷纷对“五请”邀约作出热烈回应。
“加法”与“乘法”
开放合作是历史大势,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信长星说,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主席对江苏提出了“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的殷切期望,其中一个重大任务就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发挥重要的枢纽作用、支撑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江苏正以“走在前列”为目标,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加快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
——“一中心”就是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优化创新体系布局,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当好我国产业科技创新的开路先锋。
——“一基地”就是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全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一枢纽”就是着力打造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发挥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优势,打造更多高水平的开放通道和平台,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让国内外各种资源要素在江苏高效集聚、流动、配置,助力推动经济循环畅通无阻。
信长星发出热情洋溢的倡议,他说,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多个人的共同努力是乘法。我们愿同广大企业家、各界朋友一道,以深化合作的稳定性应对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共同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共同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