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面产业园:高位谋划,跑出园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一栋栋米色厂房拔地而起,一处处配套设施相继完善;辣来主义、井谷元、巴味聚、红九九等食品企业迅速聚集,形成初步效应……6月12日,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的重庆高新区建桥园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从一片荒地到高标准产业园,只用了短短的十个月时间,提前数月完工。从“一纸空白”到“满园春色”,大渡口马不停蹄加快产业项目建设的背后,源于发展所需,得益于高位、高效推动。
高位谋划部署推动,载体打造“能量加身”
大渡口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打造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以重庆小面为主导的快消品产业”位列其中,同样也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为此,大渡口迅速成立专项工作组,围绕“标准化、工业化、规模化”发力,平台载体、招商引资、标准建设、品牌打造、交流合作、电商运营等工作全面铺开。
高位谋划、高标部署、高效推动……2022年7月,“能量加身”的重庆小面产业园正式拉开建设大幕,合同工期为一年。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小面产业园于今年4月底竣工并顺利通过验收,仅用了十个月时间。目前我们正在配合企业开展入驻前的装修设计等工作。”项目建设单位重庆建桥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说。
变“串联”为“并联”,项目建设压缩半年
项目推进中,相关单位坚持党建引领项目,抓早、抓紧、抓实,形成工作闭环,确保建设质量和进度。
张伟介绍,按照正常情况,从拿地、办证、设计、招投标到动工的所有流程需要一年多,但实际上却只用了八个月时间。
区发展改革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财政局等部门提前介入、精准施策,将原来办件的“串联模式”变成“并联模式”,为项目尽早开工提供了条件。项目建设中,施工、监理、跟审等参建各方创新推行PDCA循环法(计划、执行、检查、处理)项目管理模式,各工序“流水式”进行,及时解决问题、纠正偏差。
每日看推进情况,跟踪汇总,有效解决了日常琐碎问题;每周制定周计划,有的放矢,有效解决了前期设计与靠河一侧河床的“出入”问题等;每月召开月度会,精准复盘,有效解决了因车库工艺影响项目滞后问题等。同时,首次设立奖惩机制,激发各方“赶、抢”热情,既节省时间又降低了成本。
除了部门高效推动外,区级层面的“争先创优赛马比拼”观摩拉练无疑也对项目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一套组合拳打下来,项目建设“开花结果”,前期筹备和施工阶段共缩短大约半年时间,为产业集聚打下坚实基础。
跟踪问需意向企业,“量体裁衣”优化推进
近年来,围绕重庆小面生产、研发、推广、销售等产业链上下游,全要素配置“软硬件”载体资源,大渡口高标准规划建设了重庆小面产业园生产基地、博览馆、体验中心、中央工厂、电商产业园等多个项目。去年,以重庆小面为主导的快消品产业实现营收24.3亿元,增长47.3%,开始显现初步效益。
小面产业园建设的目的在于服务企业、培育产业,为企业入驻、生产提供最大便利,缓解园区产业承载能力不足现状。
施工初期,产业办等各参建单位就提前对接意向入驻企业,了解掌握其物业使用需求。针对能源、布局及管线等具体问题,在设计和施工中“量体裁衣”优化完善,极大避免了二次施工。
同时,基础施工、海绵节能、安装装饰等所有环节一次性通过验收,并获得“2023年度重庆市市级安全文明工地”。
产业园一期完工、二期进入土石方施工,井谷元、巴味聚等已投产达效,红九九开始内外部装饰,辣来主义中央工厂投用在即……
眼下建桥园区的小面产业片区已基本成型,以重庆小面为主导的快消品产业正蓄势待发、破浪前行。
(本版稿件来源:大渡口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