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区域
 

2023年5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浙江省山区26县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推进浙江省山区26县特色产业融合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一)特色产业传承与创新并存。浙江省山区26县特色产业通过把握其独特的自然、文化、产业等“特色资源”,聚焦市场需求,在传承与创新中整合要素融合发展。如丽水山区县域经济通过创新整合其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优势、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红色基因,以及金山银山跨山统筹市域一体化的金色增长极,在全域进行“红绿金”融合发展,通过创新农业产业融合业态,助力传统农业向体验农业、文化农业、风情农业转变。

(二)产业融合逐渐深化。融合业态丰富多样,在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将“特色”植入产业创新、公共资源配置、产品制造及服务。如景宁基于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民族资源,在一产打造“景宁600”区域公共品牌、二产推进平台集聚形成链式引领、三产发展全域畲乡旅游产业,使融合业态得到蓬勃发展。

(三)产业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初现成效。通过守住根本、打造特色、洞察人心的发展策略打造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丽水整合山区生态精品农产品打造的中国首个地级市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成为一张区域生态农业的金名片。农旅融合成效大,全域打造红色文化融合绿色发展高地,实施76个红绿融合发展标志性项目,推进100个红色乡村振兴。打造出“红色文化+经典文创”“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红色文化+健康养生”一批特色发展样例。

二、加快推进浙江省山区26县特色产业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特色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一是省级层面出台“山区26县特色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主题的专项指导文件,围绕战略规划、组织执行、服务监督等内容对推进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提出政策要求。二是市县层面制定全局化的“山区26县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战略规划”,以三产融合问题为导向组成多学科深度交叉的专家团队进行县域全局视角的产业诊断,明确当地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发展差异化定位。三是落实层面深入挖掘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亮点,找准产业间可共享的产业公地,讲清逻辑关系,通过系统规划将特色亮点的美持续放大并建立联结,形成点线面结合的三产融合立体式形象主题定位。

(二)打造三产融合产业生态系统,吸引优质要素加速聚集。一是努力将各地特色产业打造成清晰的、主题鲜明的要素密集型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二是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通过存量挖掘和新增建设用地来保障产业融合业态发展用地,鼓励建立以政府扶持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和PPP投资机制。三是打造特色产业人才高地。组建拥有高影响力的产业发展带头人团队,开展应用导向鲜明的攻关项目研究与落地实施。支持培育一批乡土人才、年轻“职业农民”、“农创客”,为产业振兴提供专业技术人员保障。

(三)驱动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关键构件,开启产业内涵式增长之路。 一是大力支持通过对特色产业的坚守创造实现产业融合创新。围绕特色产业核心价值打造主题鲜明、无处不在的线上线下付费消费场景,精耕细作,为大众在现实的产业场景中或数字技术加持的虚拟场景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通过产品创新、新奇体验、视觉震撼、故事融入、情感链接、角色扮演等产业高峰体验触点引爆市场,快速掌握行业话语权,获得未来无限增量的产业发展通路。二是加强特色产品品质传递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控制。对特色农产品从选定土壤、耕作条件、耕种技术指导、田间管理、收购管理、生产包装储运到最终端的每个环节,均制定标准严格把关。三是采用全方位立体化整合营销策略进行长期的符合认知规律的产业品牌沟通与传播。系统规划传播策略,通过主流媒体、新媒体互动、事件营销等多种传播手段,将产业灵魂及核心价值提炼整合。

(四)完善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体制,激发产业融合发展内生动力。一是打造“链主”企业为引领的特色产业链。选择地位突出、成长性好的龙头企业作为“链主”重点培育,促进主体联合、要素聚集,联合产业协会、科研力量、服务机构、合作社、农户一起闯市场。二是聚拢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加强产业融合主体培育力度,将擅长二产“标准化生产”和三产“优质服务”的组织机构引入第一产业的发展。三是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利益联结形式,加快发展股份合作、股份制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模式,以农民合理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为核心,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共享主体,增强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新动能。

(五)加大特色产业融合共创力度,促进产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一是大力推进三产资源跨界融合的价值共创,突破资源瓶颈,加大对外引智引资力度,补齐自然资源不足、知识技能缺乏、三产融合发展整体方案缺失的短板,推进特色产业价值共创的赋能转化。二是加大对“链主”企业的政策赋能,为龙头企业“松绑”并“扶上马,送全程”。鼓励其吸引、整合、重组外部优势资源,与合作组织形成互利共赢结构,实现产业内和产业间的价值共创。三是通过政策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打破要素瓶颈和机制障碍,补上基础设施的短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激发主体主动参与融合的积极性,拓展产业融合边界。

(课题组:浙江农林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张月莉,浙江农林大学经管学院党委书记周凯,浙江农林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许一,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助教陶莹。执笔人:张月莉 本文为“社科赋能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行动”研究成果)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