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第二十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暨第二次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峰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第二十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暨第二次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峰会
 

2023年4月1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二十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 暨第二次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峰会重庆举行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中国企业联合会原副理事长于武主持大会

(上接第一版)

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企业家精神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围绕企业家精神及高质量发展的话题,与会领导和嘉宾各自发表了独特的见解。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副书记邵红亚在致辞中表示,企业、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立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调动广大企业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是时代的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本次论坛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是十分有意义的。

重庆市大渡口区委书记余长明在致辞中表示,建设新重庆,义渡谱新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衷心希望能以此次论坛、峰会为契机,架起沟通的桥梁,进一步增进了解、加强往来,推进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热忱欢迎各位企业家朋友到大渡口考察洽谈、投资兴业,共同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围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要求和历史必然”的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营企业要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这是对民营企业的殷切期望,是对民营企业家的深切要求,必将推动民营企业正视挑战,勇敢进取,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对于如何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和高质量发展,马建堂提到四点:一是引导民营企业聚精会神创新创业、把发展的信心真正“鼓起来”;二是在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把对民营企业公平对待的要求真正“落下去”;三是,把民营企业参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真正“发出来”;四是引导民营企业家在守主业的底线上“强起来”。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在题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弘扬企业家精神、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主旨演讲中提出,在举国上下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潮,积极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领导、专家、企业家集聚重庆大渡口,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讨论交流,分享大渡口区在推动转型升级方面的经验,将会为老工业城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众多企业和企业家把握新发展机遇提供新思路。朱宏任指出,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波诡云谲,国内经济经受各方面的严峻挑战。区域经济发展面对国家加快发展、提升质量效益的要求,老工业基地的企业一定要与国家的要求同频共振,弘扬企业家精神,在着力攻难关、稳增长、促转型、强基础上下功夫,锻造韧性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支撑。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凌沛学从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角度阐述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他在作题为《科技成果产业化及人才配置》主旨发言中讲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金服用紧密结合的技术转化体系”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调整。坚持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对科技成果、外部环境、资本运作、管理智慧与能力的高效整合和掌控的最好体现。

国际风险与合规协会(IRCA)副主席兼秘书长,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党委副书记、高级合伙人徐永前认为,强化合规管理是建设一流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他在作题为《制度型开放与首席合规官(CCO)使命》的主旨发言时提到,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出台,全域合规年代已经到来。作为企业家职业群体的重要成员,将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性开放”,秉承“一核两化三协同(统领)”宗旨,为构建“治理现代、全面覆盖、有效运行、国际认证”的合规管理体系贡献力量。

聚合发展向心力,共筑产业强国梦

市场活则经济活,企业强则国家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筑牢经济强国梦,大批优秀企业通过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会上发布了2022年度影响力十大企业、弘扬企业家精神年度十佳人物,同时发布了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生态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特色食品产业五个产业(首批)2022年度创新力、成长力企业十佳案例。并邀请获得年度创新力企业、成长力企业代表上台分享成果经验,受到与会人员高度关注。

作为一家做医疗保障服务的企业,中国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在探索通过模式创新搭建新的产品生态和服务生态。该公司战略客户部副总经理纪迎春在分享时表示,中国平安希望在打造中国式医疗服务方面持续做好三个衔接:一是匹配国家医保政策做多层次保障医疗服务,二是配合主体医院做好多元化医疗服务,三是促进人民群众做全周期健康管理。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庾波在分享中表示,为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企业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变数,因此更需要弘扬企业家精神,保持战略定力。今年大渡口区顺利启动了百亿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工作,国际复材未来将继续聚焦在复合材料的细分领域发力,全力助推重庆市的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建设。作为玫瑰深加工企业代表,华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永城则在分享时表示,云朵玫瑰拥有完整独立知识产权中国独有的国际香型品种,玫瑰精油已经超保加利亚精油的2.5倍,致力于做成中国玫瑰的世界第一,为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为进一步凝聚共识,促进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在产业创新圆桌对话环节,《中国企业报》集团董事长、社长吴昀国,与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文渊,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高级经济师、博士袁娅,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行政官陈磊磊,重庆龙海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怡华四位企业嘉宾以“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产业链升级,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了深度的思想碰撞和经验交流。陈磊磊表示,市场的活力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社会责任是企业家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家化工企业,滨化集团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实现低碳化发展,打造面向未来的零碳工业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民营企业的贡献。黄文渊表示,企业家精神应该体现在责任、魄力和担当方面,特别是国有企业央企的负责人,更要有开拓进取,为国家社会创造价值的精神,中化环境目前也处在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营模式的创新,推动环境业务的高质量发展。袁娅表示,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是新词,早在五千年之前,从“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其家者,先修其身”中,就已经可以看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求企业能够内观。彭怡华则认为,企业家一定要牢记使命,有所担当,作为建筑行业的民营企业,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向,改变产业结构,朝着高品质、高质量、绿色化、数字化方向不断前进。吴昀国表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企业家精神,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和《中国企业报》,都有着同样的使命,就是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做政府、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因此,要不断创新,追求高质量发展。今天的《中国企业报》已经由单纯的纸媒,转变为包括纸媒和新媒体及直播平台联盟在内的融媒体矩阵,同时利用央媒报道集聚企业资源的优势,赋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今年《中国企业报》迎来了35周年的生日,在各位企业家的支持下,我们将继续守正创新,再创佳绩。

会议还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中国企业报》集团与航天科工海鹰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巨匠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双高国际人力资本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低碳协会、重庆碳管家科技有限公司,中企融合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雄韬氢雄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中企数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与大渡口区政府分别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下一步,《中国企业报》集团将与签约各方进行深入长期的合作,为促进产业升级发展和政企互动合作夯基础,建平台,增动力。

促进产业创新,赋能区域经济

连续举办二十届的中国企业发展论坛,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记录仪和风向标,受到了企业界、经济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赞誉,成为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动力。论坛首次移师重庆,并与重庆市大渡口区结下合作之缘。

重庆市大渡口区地处重庆市中心城区,全区幅员面积1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6万。近年来,大渡口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转型发展主题,积极应对重钢环保搬迁,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当前,大渡口区正围绕南部人文之城核心区定位,全力建设长江文化艺术湾区,聚力打造大数据智能化、大健康生物医药、生态环保、新材料、重庆小面等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下转第八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