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2版:全国两会特别策划·产业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2版            全国两会特别策划·产业经济
 

2023年3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

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经济强基赋能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宋珊

汪泓

2023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适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之年,中国如何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复苏,如何回答世界关切的发展命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认为,关键是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这也是本次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关注和讨论的高频词。

“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跨越。”汪泓院长认为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三个方面。

汪泓谈到,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经济整体保持了高速增长,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面向未来,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是“中国之问”,也是“世界之问”;是“人民之问”,也是“时代之问”。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点战略,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塑造了强劲的动能与优势。

从经济增长整体情况来看,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1万亿元,再次跃上新台阶。按年平均汇率折算,我国经济总量达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经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20%,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从细分领域来看,中国经济同样韧性十足,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内需规模继续扩大。我国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同时,我国持续扩大研发投入,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汪泓表示:“我们也要看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体现在城乡之间发展差异还比较明显,区域之间差距比较大,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在科技创新领域,我国科技人才总量储备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STEM)毕业生居世界首位。但在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研究等领域,人才队伍出现了大而不强的问题,创新型人才、高层次人才、跨专业/行业的复合型人才、产业型人才数量有限。

“只有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汪泓强调。

面对既有优势和现存困难,我们如何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汪泓认为,无论是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给出了明确的“中国答案”。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保障。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对此,汪泓表示,“目前而言,我认为对民营企业要做到‘给信心、重市场、强企业、促发展’。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

在谈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问题时,汪泓表示,必须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我国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汪泓强调,要建设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当前主要的是应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和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此外,还要坚持全球视野,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千方百计引进顶尖人才。

“面对当前的新起点、新形势,我们必须锚定中心任务,以高质量发展来不断提振市场信心,为经济稳增长强基赋能。同时,有效扩大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开好局、起好步,赓续前行,开创中国发展新局面。”汪泓表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