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口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郑宏:
培育双碳专业服务业集群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乌兰琪琪格
郑宏 |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双碳”战略成为代表委员们聚焦的热点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美丽中国,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这是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部署。
2021年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上线,交易中心设在上海,“上海价格”的新成员——“上海碳”正式推出,成为双碳领域重要的价格风向标。截至2022年底,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2亿吨,累计成交额突破100亿元。市场整体有序运行,价格平稳波动。全国碳市场的上线意义重大,不仅彰显了我国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和毅力,同时也是推动国内碳达峰碳中和的一项重要经济制度安排。
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深入推进,围绕着碳定价、碳金融等相关服务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围绕着政府企业“双碳”战略目标、实施规划、技术创新等一系列新的商业模式、机构应运而生。基于此,上海虹口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郑宏建议上海应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为重要载体,以建立国际碳定价、碳交易、碳金融中心为目标,培育全国双碳专业服务业集群。
成立战略咨询委员会,制定“双碳”战略方案
谈到具体措施,郑宏认为应从六个方面入手。
首先,建议成立全国“双碳”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双碳”管理理念和经验,为企业量身定制一整套“双碳”战略咨询与实施方案。包括企业“双碳”战略规划,协助企业开展碳盘查,开展节能减排潜力评估,量化减排边际成本,研究可行性减排路径;企业内部碳管理体系设计,从制度、内部管理、低碳供应链的角度,协助企业建立完善的流程管理制度规范,提升企业碳排放管理效率;碳排放信息系统,开发碳管理信息系统,助力企业以更清晰、更智能的方式摸清自身碳家底,系统地了解碳资讯、碳减排前沿技术等;碳资产管理,帮助控排企业锁定履约成本,实现最低成本履约,运用各类金融工具盘活企业碳资产,助力企业开展融资。
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协调各类资源,共同推动国企、上市公司等组织机构制定“双碳”实施战略,促进国家“双碳”工作的落地实施;组织各类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间经验的借鉴与互动交流;推动落实相关标准研发与技术创新,助力企业减污降碳。
打造系列平台,服务企业转型
郑宏建议的第二项措施是打造全国“双碳”智能化服务平台。汇集区域重点排放数据、能源数据及减排项目等相关数据,服务区域碳监测与治理,及时掌握双控指标、完成进度、“双碳”目标预测曲线、区域碳排放分析预判,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服务企业低碳转型,为企业提供碳盘查、碳资产撮合、碳资产开发、碳资产托管、碳资产金融等全链条的碳服务,推动企业节能技改、获取绿色信贷或投资;在大数据支撑下开展合同管理服务,提升碳排放效率。
谈到第三项措施,他认为是发展全国低碳认证服务平台。该平台应做好环保外贸商品碳排放服务、进出口全产业链条碳排放数据统计、重点进出口行业碳排放数值测算、外贸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体系认证,引导出口企业积极开拓绿色产品国际市场,获取国际碳足迹认证,提高出口企业品牌附加值和竞争力,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第四项措施,则是构建全国碳金融支持平台。服务低碳项目评估及融资,收集项目基本信息、碳排放核算信息,分析不同绿色标准下项目行业对于绿色标准的符合性,评估量化项目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帮助金融机构及投资者对接具有环境效益的投资项目。将碳托管、碳金融与双碳基金、绿色租赁、绿色保理、绿色供应链金融等全面融合,形成盘活企业碳资产的绿色综合金融支持模式,能够让企业有效锁定未来的碳资产收益,让不流动的固定资产成为流动起来的盈利性资产,切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第五项措施,建议进一步打造全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平台。加强低碳园区相关研究,推动园区低碳转型,开展经验借鉴、学术交流和示范应用,促进形成以“低碳”“零碳”为导向的园区产业发展模式;推动绿色、低碳、环保、新能源等技术创新与转化,为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与企业技术进步的需求有效对接提供场所和条件,为新技术发展提供资源支持,以促进新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开展“零碳”导向的国际合作,为国内外企业和机构搭建国际合作平台,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理念、技术和资金渠道,加强相关产业与国外的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
第六项措施,成立全国碳普惠交易平台。通过链接各个省市区域、各种类型碳普惠机制和市场,形成更大范围的碳普惠发展模式,秉持减源增汇、跨区域连接、相互认可的理念,共同推进建立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更高诚信度的碳普惠机制和市场,从而使各类碳普惠行为得到更加专业的核算、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
郑宏总结,围绕打造双碳专业服务业,充分发挥专业市场、专业机构、行业组织、金融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构建服务、指导平台,有利于形成“双碳”产业发展的新赛道,推动企业“双碳”技术创新和转型发展,更能有效在中国双碳发展进程中创造出一批“上海标准”“上海认证”“上海规则”“上海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