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铜陵市市长孔涛:
科技创新助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样板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鹿娟 / 吴明 张骅 彭学英
创新型城市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柱,对于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核心带动作用。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铜陵市市长孔涛表示,在现有的创新型城市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做高位势、做细管理、做优服务、做大网络、做强品牌,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迈向更高水平,打造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
创新“软实力”提升经济贡献度。当前,面对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国家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创新“软实力”的竞争,德国率先提出打造“知识型社会”城市,美国、日本也相继提出建设“城市创新区”和“知识产权立国”等战略发展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部署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国家战略,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
我国自2008年启动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以来,已支持103个城市(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这些创新型城市以占全国51%的人口,汇聚全国85%的R&D经费投入和72%的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培育全国85%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出全国81%的高新技术企业营收,覆盖全国67%的GDP。其中,既有北京、上海等早期试点城市,在技术孵化、平台建设、产业转型等方面积蓄了强劲动能,也有铜陵、淄博等新进城市,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着力打造创新增长点。
孔涛说,以铜陵市为例,铜陵于2017年启动创建工作,截至2022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等均居全省前列,位列科技部全国创新城市能力百强榜第78位,先后获批国家“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已达41.9%,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
优化创新型城市顶层设计和区域布局。从外部环境看,我国创新型城市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根据上海科技情报所2022年《国际大都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显示,在创新趋势维度中,有7座中国城市跻身前十,体现在有大量专利论文产出及较好的增长趋势;但在创新质量维度中,有6座美国城市进入前十,体现在较多的核心专利和高质量论文方面。
从内部发展看,国内创新型城市受区位、资源等要素制约,总体呈现“东学西渐”的特点,2022年创新型城市综合评测前10名的副省级(含)以上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几乎均为东部城市,占据绝对优势,人才、教育等资源的虹吸效应也更加突出。此外,一些中小城市虽然具备很好的创新基础,但基础不牢、资源集聚效应较弱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孔涛认为,创新型城市的优势在于以点带面的辐射能力和面向未来的发展潜力。比如,旧金山湾区因硅谷闻名,其创新资源持续辐射奥克兰、圣何塞等周边城市,以不到美国1%的人口,创造了美国5%的GDP,形成了“湾区模式”。北京中关村在周边的京津冀地区,设立了9000余家创新分支机构,输出技术交易合同近6万项,成交额4540亿元,规模占全国1/8。因此,通过深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创新策源地,有利于连点成线扩面,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跃升。
为了加快推进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孔涛从两个方面提出了他的看法和建议。一是优化创新型城市顶层设计和区域布局。建议对前期试点城市经验和案例进行总结,并延续前两批试点的政策支持,加强对铜陵等25个新进城市试点扶持。同时,提高创新驱动战略整体实施的平衡性,特别是提升创新资源在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的配置,吸引研发资金和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合理流动。
二是加大创新型城市建设政策支持。新一批25个试点城市基本属于中小型城市,建议国家出台差异化支持政策,在中央预算资金方面,对新列入试点城市,如铜陵等城市提供专项支持,支持试点城市围绕转型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等方面进行试点示范,推动城市优势、重点产业升级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