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连云港市市长邢正军:
稳中求进开新局,高质量发展谱新篇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连云港市市长邢正军结合连云港实际,就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和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等问题接受了《中国企业报》记者的采访。
关注能源领域,加快推动产业链升级。全国两会期间,邢正军提出《关于支持连云港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打造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的建议》和《关于降低水晶原石进口消费税税率扶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建议》两份议案。
邢正军表示,2014年,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被确定为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已累计完成投入3000余亿元,2022年产值超1000亿元,排名全国化工园区第18位,预计“十四五”末产值将超3200亿元,进入全国化工园区前三位。在快速发展同时,面临发展空间整体受限、能耗指标存在缺口、石油战略储备能力不足等一些突出制约因素。因此,邢正军建议国家相关部委支持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拓展联动发展和要素指标安排,推动盛虹炼化一体化“减油增化”、卫星化学高端聚烯烃、石油储备地下水封洞库等项目实施,全力打造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不断优化沿海生产力布局、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全力打造“连心城、贴心岗”营商环境品牌。近年来,连云港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和“一件事”改革,大幅提升为企服务质效,全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邢正军表示,连云港将持续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突破年”专项行动,聚力打造“连心城、贴心港”一流营商环境品牌,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大盘之“稳”、谋发展质量之“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提供更为坚强有力的保障。
构建完备的政策体系。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强化政策供给,注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形成全市优化营商环境“1+5+9”政策体系,适时推出一批稳经济、促消费真招实举,将政策力度转化为市场主体的“体感温度”。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立法,出台相关政策、办法、条例,推动各类惠企纾困政策措施精准落地。
形成规范的市场秩序。重点聚焦企业发展、群众办事难点堵点,不断更新、优化、升级营商环境。集中解决“吃拿卡要”问题,全面清理带有市场准入限制的显性和隐性壁垒,推进告知承诺制、“一业一证”改革,精简和优化审批程序,严格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打造高效的服务环境。坚持“市县扁平管理、一层全链审批”原则,合理有序下放管理权限。夯实监管责任,形成以权责清单为边界、信用监管为基础、智慧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抓手的监管体系。深入开展“综合查一次”,推进跨部门综合执法监管,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依据风险高低实施差异化监管。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化”管理和“不见面、网上办、不对应”审批,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审批“一件事”改革,推行“免证办、掌上办”,建设市县一体化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体系。
动员全市上下,攻坚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一直是各地市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连云港市始终把“双招双引”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邢正军介绍说,连云港2023年“新春第一会”即是全市招商引资暨重点项目推进大会,将今年确定为“招商引资突破年”,全力实施“432”招商引资计划和“十百千”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年新增签约项目总投资4000亿元以上,动员全市上下加快动起来、紧起来、拼起来,全面掀起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大会战。具体来说,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推动高质量招商和精准招商:
聚力攻坚产业链招商。突出实体经济主体地位、新型工业化产业导向,统筹招引“高大上”的龙头企业和“小而美”的配套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链,全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围绕十大产业链和52条细分产业链,梳理形成1000家左右产业链重点企业清单;围绕26家链主企业和100家骨干企业,梳理形成100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清单。加快推动招商地图和产业图谱绘制,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精准招商的若干措施》,提出全面、务实的举措持续推进精准招商工作。
着力推动多元招商活动。充分利用中欧班列合作论坛、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丝路物博会、农洽会等经贸活动,认真谋划,嵌入招商环节,做好跨国企业、央企、大型集团和上下游企业邀请工作,扩大展会招商效应。组建招商小分队赴北京、上海、深圳、苏南等发达地区以及欧美、日韩、中亚、东南亚等国家,开展高频次企业登门对接,谈项目、拓市场。用足用好“中华药港”、自贸试验片区等优质平台,发挥资源高端、功能集聚、政策集成等优势促进招商。今年拟安排市级招商活动113场,每2个月开展一次“请进来”招商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项目集中签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