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面积550万m2 税收700元/m2 合肥高新区孵化载体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晓梅 / 吴明 张骅 彭学英
①科大硅谷核心区——“合创巢”双创园区 |
②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
③合肥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园 |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合肥高新区始终坚定不移构建高能级孵化服务体系,提升高质量孵化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孵化载体在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动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科技和经济融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合肥高新区”)孵化载体规模不断扩大,孵化育成能力显著增强,孵化载体已经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摇篮、逐梦沃土,是合肥高新区建设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关键。为了破解这一发展奥秘,3月9日,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中国企业报》记者走访了合肥高新区。
孵化载体“量”“质”提升 创新动能强劲
截至目前,合肥高新区累计建设众创空间33家(国家级14家,省级9家),其中事业单位3家,国有企业16家,民营企业14家;孵化器37家(国家级14家,省级12家),其中事业单位3家,国有企业17家,民营企业17家;以及创新产业园、中安创谷等加速器和产业园区9个,全区各类孵化载体80余家,在孵企业6515户,其中,高成长企业282家,累计转化科技成果近3万件,累计培育高企高新技术企业899家,上市企业21家,孵化总面积超550万平方米,孵化面积居全国高新区前五位。
合肥高新区在推动载体数量提升的同时,谋求质量和效益升级。以“亩均效益”为导向推动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通过推进载体服务能力建设,变发展初期孵化载体的“二房东”服务模式,进化到了提供全方位“管家式”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资本对接、创业辅导、管理培训、技术资源、场景应用等全链条服务,促进企业快速成长。2022年,载体内在孵企业总营收547亿元,总税收35亿元(约700元/平方米),获得投资企业638家,占在孵企业1/10。
在孵化载体的助力下,“合肥高新造”重大成果持续涌现。国仪量子推出世界上首台分辨率达到2.5纳米的商用可量产钨灯丝扫描电子显微镜,突破长达47年的技术封锁。本源量子全球首创量子芯片激光退火仪,可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剔除芯片中的“瑕疵”。中电集团三十八所、若森智能护航神州“十三号”回家。高新区每天都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每周都有科技型企业发布创新产品;每月都会国家重大专项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发布成果。
中国声谷助力合肥智能语音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国安全谷成为国家首批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获批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美的洗衣机入选全球“灯塔工厂”。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家、高新技术企业545家,该两类企业总数分别达49家、2548家,分别占全市35%、40%。高成长企业首破千家,新增独角兽企业5家,潜在独角兽企业27家,分别居全国高新区第7和第6位。新增上市(过会)企业3家,总数达37家,占全市43%。
创新孵化模式 专业孵化园区异军突起
目前,合肥高新区已形成包含“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试验区”的科技孵化链条,载体规模持续扩大。一方面利用建成区老旧厂房,改造成生机焕发的创业街区,进一步扩充民营孵化载体数量与空间面积。引进专业团队对原兴田健康产业园、富光生产基地、金马机械等闲置房源提升改造,建设时代智谷孵化器、高科光谷创业基地、中科资城创新基地,改造面积近5万平方米,提升企业承载力。
另一方面开发闲置场地。摸排园区拿地项目闲置低效用地,协助对接国有载体专业孵化团队,探索建设“多方合作+国有运营”的孵化载体,既提高空间利用率,又拓展载体规模。协调高创公司与中科普瑞昇、中科离子装备洽谈合作运营事宜;招引合肥报业运营优思天成,约定2025年获批成为国家级孵化器。近三年,载体总面积年均保持100万平方米扩展。
同时合肥高新区创新引领,推动载体类型升级,依托创新要素集聚优势,培育出多类型产业孵化载体,放大创新创业“集群效应”,通过生产协作、开放平台、共享资源,发展形成一批专业化孵化载体,围绕重点产业需求,打造“平台+孵化”模式,建设中国声谷、集成电路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产业垂直型专业化园区7家。
2020年12月31日,合肥高新区为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设立合肥高新集成电路孵化中心,成为安徽省首家集成电路专业孵化器,为集成电路初创企业提供资源对接、投融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申报、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以及EDA设计、MPW、IP共享、测试验证、供应链对接等专业服务。
集成电路孵化中心在过去两年的运营时间里,已初步完成产业聚集,逐步搭建专业化服务体系,引进艾为集成电路、昊声信息等30家集成电路企业入驻;邀请中科大教授陈军宁、合工大微电子所所长尹勇生、安大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吴秀龙、宏晶微电子总经理刘伟等业内专家组建专业导师团队;为集成电路企业量身打造设计培训课程,提高设计师们的版图设计、模拟电路设计、数字电路设计水平;设立500万元专项孵化基金,积极帮助企业对接专业投资机构,40家在孵企业中,已有10家获得投资,总投资金额达8200万元。40家在孵企业平均成立时间不满两年,2022年已实现营收约3.7亿元,新增知识产权116项,其中发明专利38项。
2022年,合肥高新环保孵化中心成功获批合肥市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合肥首家环保专业孵化器,总孵化面积12000平方米,可孵化初创环保企业50余家,为在孵企业提供专业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对接、投融资、人才培训、政策申报指引等孵化服务。截至2023年2月,已经累计引进了达航环保、碧水环业等12家在孵环保企业,其中3家企业成功获得融资,4家企业具有有效知识产权,在孵企业达航环保更是成功参与细分领域的国家标准制定。
合肥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高新区建设科技孵化载体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形成了从研发、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的政策环境和运作机制,推进了技术、人才、资金、场景应用等创新要素集聚。在建设进程中,按照政府支持、市场主导原则,支持各类主体积极建设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大学科技园等各类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园区孵化载体总数相较于2016年翻一番。
建设科大硅谷 探索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科大硅谷”是以中国科大等高校院所全球校友为纽带,汇聚世界创新力量,发挥科技体制创新引领作用,立足合肥城市区域新空间打造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地示范工程,先期规划建设“一核、两园、一镇”功能承载区,共占地8.22平方公里(12331亩),其中“科大硅谷”核心区、高新园、“讯飞小镇”均坐落于合肥高新区,共占地7.396平方公里(11094亩),占“科大硅谷”总体面积的近九成。
“科大硅谷”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开发区或者孵化器,而是以科技体制创新改革为引领,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创新生态优化,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院所全球校友为纽带,汇聚世界创新力量打造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示范工程。“科大硅谷”建设本质上是以体制机制创新引领科技和产业创新,突出人才的创造价值、突出制度创新的引领、突出在开放中合作共生共创共享。
“科大硅谷”的体制机制创新,围绕激活技术、资本、人才这三个要素来展开,产生相互耦合、彼此成全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聚焦制约创新要素集聚耦合的瓶颈,建立起高效的全球资源汇聚链接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人才激励机制、研发机构建设模式、投融资模式等。同时,“科大硅谷”通过建立健全高效的组织架构和职能体系,以管理运营机制的创新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
“科大硅谷”的体制机制创新主要内容包括创新管理运营组织架构、创新全球资源汇聚链接机制、创新研发机构建设模式、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汇聚创新创业人才、鼓励科技创业、创新投融资模式七个方面,采取一系列具体举措。
据合肥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5年,“科大硅谷”争取汇聚各类优秀人才超10万名,形成多层次基金体系,基金规模超2000亿元;集聚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创服务机构等超1万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上市公司和独角兽企业50家以上,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成为全国科技体制创新的标杆。
编后:
合肥高新区在培育孵化载体的同时,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作为园区发展的主攻方向。2022年认定通过935家高企,实现高企新增545家,总数达到2500家,全面完成高企培育三年行动既定目标。
为了强化这一工作强度,合肥高新区成立了高企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并亲自调度,分管领导定期调度,统筹解决高企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领导小组29个成员单位 “一把手”领航,包联包保,狠抓落实,协同推进,保障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保证预定目标计划达成,为高企培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截至目前,预申报高企总数达998家。其中分配包联的企业为879家,119家企业为包联名单外自行申报。2023年分配包联企业总数为2700家,其中A类企业申报387家,占A类总数627家的59.81%;B类企业申报254家,占B类总数800家的31.75%;C类企业申报136家,占C类总数1250家的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