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2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建言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2版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建言
 

2023年3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大考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洁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大考,必须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推进‘双碳’工作的信心。”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五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指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个系统性变革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一是从国际比较看,以低碳发展为特征的新增长路径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低碳先进技术、产业体系和治理能力,将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二是从实现路径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并正在由共识转化为行动。但碳达峰碳中和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不能照搬发达国家自然达峰和减排模式,而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三是从变革举措看,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这需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用地结构等调整;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抓好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抓实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大力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绿色技术创新。

对于数字经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王金南院士也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大力推动数字经济,提高数字化技术在产业节能减排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低碳转型,实现工业能效提升和碳减排的革命性变化;二是挖掘数字技术在各领域碳中和路径优化中的巨大潜力,从全局视野和全链条出发,实现数字技术与能源、电力、工业、交通等领域碳排放精准化管理与减排深度融合,将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贯穿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全领域;三是摸清数字经济碳“家底”,夯实数字经济低碳化零碳化基础能力。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