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2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建言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2版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建言
 

2023年3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行政总裁、K11集团创办人及主席郑志刚:

以香港为平台 推动国家数据跨境流通及贸易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贾晶晶

数字经济是继工业经济后的新经济形态,正在全面改变全球的竞争格局,数据更被誉为新经济时代的“货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行政总裁、K11集团创办人及主席郑志刚表示,中国数据,代表了14亿人的反应、取向和行为模式,对科研和商业发展都具有巨大的价值;而中国亦需要与外界进行数据的交汇、流通、贸易,推动自身的发展。

近年来,为抢占先机,我国已明确提出加快国家的数字化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数字中国”的目标,强调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贸易;而不久前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旨在推动数字经济基本制度的建立,为数字中国的建设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导。

《数据二十条》中提到,要“构建数据安全合规有序跨境流通机制”,希望尽快开展数据交互、业务互通、监管互认、服务共用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推进跨境数位贸易基础设施建设。

郑志刚认为,香港作为中国最国际化、最开放城市,有能力在确保国家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发挥先试先行的作用,成为中国与国际间进行跨境数字流通和贸易的平台。

就如何加强内地和香港在数字经济上的协同发展,更好地利用香港优势,协助内地数据“走出去”,郑志刚提了两项建议。

一是在深港边境的香港境内设立“数据特区”,试行有序的跨境数据双向流通。香港是一个基建完备的资讯“自由港”,不但拥有多个海底光缆的登陆点,对数据出入境亦不设限制,辅以“一国两制”的制度保障,有条件成为我国与境外数据互动交流的平台。

据了解,香港特区政府有计划跟深圳市政府合作,未来在深港边境的河套地区试行跨境数据流通,实现数据“过河”。郑志刚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思路,值得进一步发展。

郑志刚表示,可以考虑在河套地区建设“数据特区”,作为数据跨境流通的“试验田”,配合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让内地符合一定标准的数据流通至该特区内,但暂时不能流出区外; 同时,让来自香港或全球的数据也流入该区,与来自内地的数据进行对接、交汇。 两地经许可的企业、大学、智库等单位可以进入特区进行数据计算、分析、挖掘、转换、应用等工作,开展面向世界的科技研发和商业应用; 处理后的结果可带走,但原始数据必须留在区内。 通过上述“数据特区”的安排,有助我国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试验跨境数据传输和互动,也有利于内地和香港的数位经济发展,达至双赢。

二是制定可供国际市场交易的数据清单,成立香港数据交易所 。郑志刚指出,推动数据跨境合作、参与国际数据交易一直是国家的重点战略。 2017年,中国正式提出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并在2021年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先后设立了大型数据交易所,积极探索跨境数据交易的可行路向。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法律仲裁中心,亦理应贡献所长,建立一个面向世界的数据交易所,协助我国实现数字经济的高水准开放。 而事实上,香港特区政府近日已表明,成立国际化数据交易所是其愿景,但需要先了解我国允许促成境外交易的数据类型,确保国家安全,才能真正启动工作。 为此,郑志刚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与香港特区政府加紧合作,制定可供跨境交易的详细清单,以此作为推动数据跨境贸易的基础。

郑志刚表示,跨境数据交易也需要如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争议仲裁等一系列配套服务来支援运营。在这些领域,香港均有相当的基础,包括拥有世界认可的估价会计人员,同时为我国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辖区,法律体系对标国际商业市场,可以充当“数据贸易超级联系人”,协助我国与境外单位加强沟通,推进国际数据贸易规则的制定、处理数据交易纠纷。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可考虑连同香港特区政府,推动香港与国际的数位业界开展协商,找出数据交易的常见操作问题,做好支援服务的工作准备。

“通过香港‘数据特区’以及香港数据交易所的成立,有助我国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内地海量数据与国际之间的跨境流通、互动、贸易,推动国家在国际数据要素市场的战略布局,也有利于香港的数字经济发展,达至双赢。”郑志刚如是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