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8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市长之声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8版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市长之声
 

2023年3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人大代表、雅安市市长彭映梅:

毫不动摇走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龚友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市长彭映梅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全市上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雅安作出的“要突出绿色发展”“继续发力”“更好发展”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提质,推动形成“绿富双赢”新发展格局。

锚定主攻方向,画好绿色产业发展“全景图”。雅安肩负着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唯有高质量发展,才能解决好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现实问题。彭映梅介绍,雅安坚定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立市之本,把画好绿色产业“全景图”作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是全域化“谋篇布局”。坚持全市“一盘棋”推进、多规合一谋划产业,更好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把绿色发展刚性要求贯穿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全过程,构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新发展格局。二是全域化“飞地经济”。坚持市场导向,完善“飞地”合作各方责任分担、利益分配机制,实现飞入飞出两地资源共享、优势结合、互利共赢。三是全域化“要素统筹”。加大要素供给侧改革力度,强化资源要素全市统筹,引导重点产业项目合理布局、快速落地、健康发展。实施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制度,推动产业集约化长效化发展。

全力抢抓契机,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当前,雅安高质量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藏铁路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将对雅安高质量发展起到前所未有的牵引作用。彭映梅表示,“雅安将抢抓难得机遇,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持续做好生态资源‘转化’大文章,着力构建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夯实产业支撑。”

首先,突出抓好以大熊猫文化为特色的文旅产业。围绕高标准建设“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深挖大熊猫文化内涵,让雅安成为全世界亲近大熊猫、体验大熊猫文化、接受自然教育的首选地。充分发挥全市现有的碧峰峡5A级景区和21家4A级景区以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金字招牌,再造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硬核”景区,将雅安打造为主次分明、业态丰富、产品多元、要素完备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其次,全力壮大以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业为引领的新型工业。持续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依托成渝地区唯一一个数据中心方向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平台优势,借力“东数西算”工程,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特色数字产业集群,2023年数字经济总量要突破400亿元。推动集群发展先进制造业,构建以先进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三大优势产业为支柱,以电子信息、储能及钒电池、氢能三大新兴产业为补充的“3+3”现代制造业新体系,争取到2025年,推动工业规模迈上2000亿元台阶。

再次,做精以雅茶为引领的现代生态农业。坚定不移把茶产业作为雅安特色农业第一支柱产业,持续放大蒙顶山茶“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和雅安藏茶全国黑茶公用品牌第五的效应,将茶产业培育成“千亿川茶产业”排头兵,打造全国现代茶产业示范区,真正让雅茶香飘全国、走向世界。

聚焦“四个一流”,做优高质量发展“软环境”。“产业发展需要政府培根护土,高质量的发展环境更需要政府精心呵护。”彭映梅强调,雅安坚持将打造“四个一流”营商“软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源泉,全面打响“四个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大会战。

聚力打造一流政务环境,实施“拿地即开工”改革,推行“评审验”一体化,实行“全程代办帮办”服务,全面推进跨省通办、川渝通办、省内通办、市内通办等跨区域通办有机融合,做好提升服务质效“加法”。聚力打造一流市场环境,建立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打造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聚力打造一流法治环境,强化市场主体权益保护,加大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力度,让执法更有温度。聚力打造一流人文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诚信清朗的人文环境。

“营商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彭映梅表示,雅安将对标国内一流,锚定行业最优,让公平高效的办事体验、贴心暖心的政务服务、雪中送炭的纾困解难成为营商环境鲜明标识,让“四个一流”营商环境成为雅安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张响亮名片。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