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盘锦市市长邢鹏:
坚持创新型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江金骐
“湿地之都”盘锦,被国务院批复确定为中国重要的石油、石化工业基地,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近年来,该市通过加快营商环境最优市建设,建立健全项目建设“赛马”机制,促进市场资源配置深度融合,为盘锦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对此,在京出席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盘锦市市长邢鹏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奋进中的盘锦,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奋力建设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先行区。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我们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用好改革关键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邢鹏介绍,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盘锦争做主战场、勇当排头兵。
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中,盘锦将依托23家头部企业提高本地配套、实现物料平衡,推进12条重点产业链发展壮大,培育产业生态新优势,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粮食集散和精深加工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同时,加快培育壮大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链,构建一批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近年来,盘锦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提振发展信心。一方面,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入推进存量盘活、金融信贷、科技创新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竞争实现效率最优化;另一方面,落实助企纾困各项政策,开展“千人助千企”活动,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壮大行动,全面激发市场活力。目前,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态势在盘锦正加速形成。
为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盘锦近年来,将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当务之急和增后劲的长远之策,积极打造“千亿领航、百亿带动、十亿支撑、亿元集聚”项目方阵。总投资475亿元的辽河储气库群、总投资约120亿美元的宝来巴赛尔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实、加快建设,为盘锦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盘锦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正积极开展创新协同共进行动,加速建设全国重要的精细化工中试基地,全力提高科技型企业增长率、科技创新成果本地产业化率,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优势资源导入区域经济。盘锦市作为拥有丰富河海水道资源的城市,在强化区域经济优势方面,始终自带光环并稳健前行。
“盘锦区位优越、资源富集,我们将发挥盘锦在辽宁振兴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邢鹏介绍,为了加强与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对接,主动融入辽宁“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盘锦一直在努力开创内外联动、城乡协调、央地融合的新局面。
在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方面,全市已高标准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倾力打造“一带双创”(辽河生态景观带和科创、文创)、“一轴五城”美好城市,讲好盘锦的历史文化故事,让居者喜、近者悦、远者来,展现城市全域协调、开放发展的现实模样;在深化城乡融合方面,盘锦的城镇化率已达到78.1%,下一步,将持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现代文明向乡村传播,确保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盘锦是众多央企集聚地,为了进一步深化央地融合,发展区域经济,全市深入实施“央企+”行动,重点是携手辽河油田建设“千万吨油田、百亿方气库”,支持兵器华锦改革创新发展,支持辽河石化建设稠油研产基地,支持北沥公司研发专用油品;进一步拓展与华润集团、中储粮、融通集团等央企合作范围,推动更多央企产业项目、区域总部、研发基地、营销中心、结算中心落户盘锦。与此同时,深化区域间融合,加强与锦州、营口等兄弟城市区域协作,协同建设辽东湾精细化工产业带、辽河三角洲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打造东北能源物流中心、东北粮食物流中心。
优化营商环境厚植发展沃土。为了更好地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盘锦近年来坚持以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为目标,围绕优化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和政务环境,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点突破,将营商环境的优化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来抓。
“只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才能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邢鹏向记者表示,盘锦在东北地区营商环境试评价及全省营商环境便利度水平测评中,均位列前茅,这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为了优化法治环境,盘锦市在东北率先全面推进柔性执法机制,让执法更有温度。同时,积极破解执行难问题,实行跨域立案、一案一账户和点对点查控等新举措,大幅提高执行到位率。
在信用环境优化上,全市市场主体坚持“欠款必还、逃债必追、失信必惩”原则,推进“万件清理”监督行动、完善失信约束制度、开展政府失信行为专项治理,重塑了诚信政府,保护了企业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政务环境建设上,全市坚持以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为抓手,深化商事登记改革,推动惠企强企政策申报流程再造、政策“直达快享”,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更便捷、更舒心。
“营商环境建设永远在路上。”邢鹏说,今后,盘锦将持续把法治环境、信用环境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最紧迫、最突出的任务来抓,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