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理论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挥行业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优势 推动铁路行业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邱延峻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形塑国土空间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我国幅员辽阔的国土、纵深发展的经济和仍将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地位的国情,决定了铁路仍将是我国陆地交通的重要形式和长距离、大运量、全天候、军民融合运输的主要方式。在铁路行业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先行战略,也是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部署,还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我国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的必争领域。在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的交通强国战略中,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一体部署的实践要求,也是铁路行业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各个时期发展成功经验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光荣使命。

一、坚持问题导向,科学认识教育科技人才重大部署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现实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科教兴国战略对高校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需要高校正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中仍然存在的现实挑战。第一,教育方面,将主流教学群体和精英科研队伍相对分离,甚至以牺牲教学为代价去推动来自外部沉重压力而非出于内部自我驱动的科研工作,被学科第三方特别是国际学界诟病痛绝的国际评估牵着鼻子走的现象仍未得到彻底遏制,有些高校以至于出现了将科研指标置于教学之上的薪酬分配和教师晋升政策,不断冲击立德树人之基的教学秩序;第二,科技方面,在学科建设特别是“双一流”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中,将指标建设特别是可以量化的科研指标置于内涵发展之上,将学科建设简化为学科排名指标建设,尤其表现在对论文、引用和奖项的不懈追求等顽瘴痼疾的对症下药措施不足,使得很多科研成果只能写在国际科技论文索引目录的外刊上;第三,人才方面,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脱离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首先要体现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和为了一切学生”这样的师道情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研究生培养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主阵地的新时代,师生错置和导学倒置的错误观念还未肃清,研究型大学中仍然存在有些导师尽责不够的现象。极少数中青年导师有时为了追求帽子甚至将“成就导师”置于“学生成长”之上,谬称“导师有帽子,弟子才有路子”,近年导学之间时有令人痛心的状况或发于网络、或见诸报端、或对簿公堂。这种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错置的现象绝非个别,亟须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通过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创新发展、落实人才驱动,形成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铁路行业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工作推进中,目前存在着主体责任模糊、组织能力不足和落实机制缺位的挑战,难以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在铁路行业的协同创新,也难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而铁路职业教育在地方化后更难进行优化定位。部委办学体制是我国高等教育上世纪50年代初期进行的第一次高教调整的产物,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建设输送了专业对口的人才。部委大学体制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教育体制、科技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必然因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化而变革。部委办学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走进历史后,原部委所属大专院校自强不息、重新定位、勇闯新路成为势所必然。如创建于1896年,前身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的西南交通大学,曾以“唐山铁道学院”之名长期隶属铁道部,1960年成为全国60所重点大学之一,是铁路行业高层次人才源头培养基地和铁路科技原创性策源地,紧紧围绕铁路创新驱动的教育、科研、人才三大体系,成为学科门类最齐全、专业配套最完善、平台资源最集中、铁路特色最鲜明、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国际名校。2000年转隶教育部后,仍以“轨道交通世界第一的西南交通大学”为特色,但已走向工、理、文、生多科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其他铁路兄弟高校或被并入友校,或被划转地方。大量的铁路中专和铁路技校划归地方后转型发展,生存的压力使得难以全力聚焦铁路行业。

发现问题不仅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逻辑起点。在科技、教育、人才这一重要部署中,发现问题、界定问题、分析问题,都是为了解决制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真问题。部委办学体制消解后,必然带来行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主体责任模糊、组织能力不足和落实机制缺位等急迫挑战。这些现实挑战的深层问题是原部委在推动行业创新驱动中的强大组织能力难以像以前一样跨界运行。原先由工业部委集中承担的组织角色如何更为有效地按照现代治理体系的要求进行必要的紧密型、分布式、机制化的流程再造,是有效落实科技、教育、人才重要部署的必由之路。

二、坚持自信自立,不忘铁路教育和铁路行业创新演进驱动发展的恢弘史诗

按照“严字当头,铁的纪律”管理方针,在实施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部署以推动铁路行业创新驱动发展,特别是在高速铁路的演进历程中,原铁道部显示出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坚定的发展意志。作为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工业部委,原铁道部在院系调整后的1954年仅有唐山铁道学院(1972年由唐山西迁四川后,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铁道学院(2003年换名“北京交通大学”)两所高校。1960年随着“大跃进”的狂飙突进而短暂增至58所,但旋即被大部分优化调整并于1964年稳定到11所高等院校。改革开放后的1986年,原铁道部直属的铁路学校包括11所高等院校、49所铁路中专、62所成人中专、84所技工学校、4所管理干部学院以及其他各类学校,统筹了铁路行业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了铁路行业的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政府的组织能力与企业的高效推动,可谓珠联璧合,其强大的组织能力在创新发展中,谱写了一曲教育参与行业科技攻关、行业攻关造就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驱动产业发展的恢弘史诗。

历经30年的奋发努力,铁路行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企业创新主体的成功典范。虽然原铁道部随着体制改革潮流而相继剥离了全部高等学校、部分研究机构、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但与传统铁路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仍然在高速铁路的发展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早期20年,铁路高校的基础研究已在“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的连续四个五年计划科技攻关行动中打下了坚实基础。铁路创新驱动发展的压力来自于改革开放初期缓慢发展的铁路运输能力无法满足蓬勃发展的客货流通需要,借鉴铁路发达国家的国际经验成为跟跑阶段的首选。

铁路行业的发展是创新驱动发展的胜利,也是自信自立的政治意志和优良作风的胜利,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成长起来的老一辈革命家具有豪迈的事业开创能力、冷静的战略判断能力和高超的队伍组织能力,是推进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管理基础,也是统筹产学研、高教职教继教的组织保障。从苦难辉煌中成长起来的老一辈战略科学家具有高远的奋斗理想、深沉的爱国情怀和扎实的专业能力,是策划国家战略急需课题的驱动使命,也是界定科技前沿真问题的强大实力,还是有组织科研所呼唤的淡泊名利的行为模范。物换星移,在新时代必须以自信自立的姿态胸怀国之大者,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勇于策划、敢于揭榜、善于组织,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新征程上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部署谱写新篇。

三、坚持系统观念,构建三位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在铁路行业的落实机制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未来五年的经济建设目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这就需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由此给高等教育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推进中提出了急迫任务。其中的关键环节就是对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和本质工作的认识是否到位,必须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政策上保证高校尤其是“双一流”高校要将高质量“立德树人”作为第一任务。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主要抓手就是落实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并以高质量的干部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政策机制流程相保证。三大战略的有效衔接只能通过在高强度的科技实战中实现,高层次创新人才也只有通过创新实践贡献驱动发展的力量。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形成中、在国家战略需求的任务中、在国家必争领域的实践中,培养人才、推动创新、成就人才,由此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之路。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推进中,高校必须将百年大计的目标与只争朝夕的任务紧密结合,面向数字经济的需求和信息时代的需要,尽快推动学科以信息化为本质特征的交叉、转型与升级,为万物互联的新世界奠定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学科基础。

铁路行业在统筹教育、科技、人才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在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上有辉煌的历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铁路行业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扩大国际科技教育交流合作,早日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铁路行业高校具有学科、科研和人才的完备体系,应充分利用国家创新平台和行业创新高地的作用,联合国家科研机构和科技领军企业,促进铁路行业率先完成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部署,实现三位一体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作者系西南交通大学战略与学科处处长、教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