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8版:探索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8版            探索
 

2022年10月2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睿娴:致力研究探索,开创地震预测新思维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虹月

新地震学说创始人全睿娴女士
全睿娴女士(右二)出席中国科学家论坛并上台领奖

金秋十月,迎来了第73个国庆,也迎来了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历史沧桑,风雨激荡,从曾经波澜壮阔的开拓走到今日国家的繁荣富强,凝聚了无数人的努力。尤其是走在科技前沿的专家学者们,用科技推动着国家不断走向更高的国际地位。但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仍在实现的过程中,尤其在解决世界性难题方面,需要尽快突破,以争取前沿地位,同时造福国家与民众。

进入8月份以来,6级以上大地震频繁骚扰新西兰、印尼、中国四川泸定等国家和地区,使得原本处于下行的世界经济受到更大的损伤,地震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地震预测与防御,已成为世界性难题之一。中国有句老话:“天灾不可避”,而正是在一些胸怀天下的有志之士的努力下,对天灾的研究不断进步,“躲避”已逐步成为现实,一种新地震学说受到领域内高度关注。

根据新地震学说在2022年8月27日21点39分发出的地震预测的研判是:种种迹象表明,一场超7级高可达8.2级的破坏性极强的内陆地震正在酝酿中,目前地球内部极其活跃的范围在东经0度至120度,北纬约在30度至60度之间,极有可能在我国的四川、重庆、云南、西藏、青海的范围内,最有可能发生在四川与重庆交界处,短可至24小时内发生,长可至一至三个月内发生。波及范围,长江沿线市县尤其是重心不稳重力不平衡,有破坏性开发的地区(含油气田,矿产,大型水库等),希望有关部门密切关注并做好应急准备。

9天之后,9月5日的四川泸定6.8级地震证明了新地震学说的预测结果。

新地震学说诞生之前

新地震学说出自一位杰出的女性长期孜孜不倦钻研的结果。这位女性就是全睿娴,工商管理博士,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家论坛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所地球运行规律与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全球领导力研究中心常任理事,湛江市汇瑞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桦瑞健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呕心沥血的企业经营与孜孜不倦的科学钻研,换来累累硕果,全睿娴获得了多项荣誉,被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机构授予“中国百名杰出创业女性”“公益之星”“全国敬业奉献劳动英模人物”“中国物业管理优秀企业家”“引领中国2015十大科技人物”等荣誉称号。

在全睿娴的地震学说诞生之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公认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而地震对人类生存的损害是颠覆性、毁灭性的,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7.8级大地震,70%—80%的建筑物倒塌,死亡24.2万余人,重伤16.4万余人。2008年的8级汶川地震,共遇难8万余人,受伤37.4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预测与避免地震的发生成为全人类关注的话题,是科学界迫切待解的难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几乎所有的权威机构认为,全世界的科技水平都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同时认为: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在科学家们对地震进行漫漫的观察、描述和分析,先后形成了不同的假说、构想和学说之际,一个全新地震预测学说正从古老的东方——中国慢慢形成。

全睿娴地震学说引发高度关注

古老的中国有着智慧的思想,早在几千年前就出现了地震预测理论。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发生过一次大地震,《史记·周本纪》记载,周臣伯阳甫曾称“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地震”,他认为地震是阴阳失衡造成的,所谓“阴”即地,“阳”即天,发现了地震与天体、自然界的某种关系。

春秋时期的晏子则提出了天体运行与地震关系的猜想。《晏子春秋》记载,晏子曾对太卜说,“昔吾见钩星在四心之间,地其动乎”,意思是,昨晚我看见钩星在房星的中间,恐怕要地震了吧。东汉时,张衡发明了人类第一台地震测报仪器——地动仪。

正是追随与延续古人的精髓,全睿娴探索地震预测领域,并获得创新性成果。全睿娴原本作为一名企业家,兢兢业业创业,为社会就业、纳税、公益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随着社会责任感的不断加大,以及在工作中对自然环境的不断深入了解,她对自然现象,尤其是地震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便促使她走上了地震预测研究这一科研领域。

深入该领域后的20多年,全睿娴为了研究地震前兆现象,深入西南等地区,收集和分析天空的云彩变幻、春夏秋冬的气候,地形地貌,河流、湖泊、大海的异常变化,以及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等,并建立资料翔实的数据库和系统信息处理模块,担纲完成了涉及地震预测、气候异常变化、雾霾成因、页岩气页岩油等一系列自然科学课题,完成学术文章《中国西南震中区等地地质灾害原因分析及治理的措施和意义》,得出了“全睿娴地震学说”。该学说提出“板块移动”不是地震的成因,是地震发生发展过程中其中一种外在表现形态,引发地震的成因归纳总结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外在因素,主要表现为天体引力,重心不稳重力不平衡;二是内在因素,主要表现为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地心吸引力。

全睿娴的研究成果也不断被事实验证,以2021年发生的两件地震预测案例为据:

2021年6月9日,全睿娴预测“湛江东北方向的广东北部至台湾范围会在24小时内发生4级至5级地震”。一两天后,6月10日19点46分,云南楚雄州双柏县附近发生5.0级左右地震。6月11日13时12分,台湾花莲县发生4.9级地震。  

2021年6月27日21点47分,全睿娴预测地球内部加剧运动,正从我国西南边界线的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直向广东北部、台湾地区、菲律宾方向冲击式滚动,预计在72小时内分3至4处发生4.6级至6.3级左右地震。另一场超强地震正在北纬35度至60度,东经105度起至北太平洋的海洋海域,向南向东太平洋的沿岸城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墨西哥沿岸直至智利沿岸城市延伸,震中区重点在美国加州、墨西哥沿岸城市、哥伦比亚至智利沿岸城市、日本东北至东南沿岸、我国的渤海湾沿岸省市。地震震级将在6.2级至8级之间,时间在3个月以内。最终地震的发生印证了全睿娴的预测。

全睿娴除了提出预测理论,还提出应对办法包括节能减排、加大对新能源及清洁能源的投入和开发利用、科学合理建立健全世界各国对地表及空气中污染物的转换机制和空间、应建立健全各种环境保护机制、减少硬底化的建设面积、加大绿化建设的力度等,为缓解地震灾害带来了可行性的方案。

延续东方智慧为人类未来谋幸福

全睿娴的研究成果一经问世,便得到了全球科学界的高度关注, 2015年7月6日,“全睿娴地震学说——中国科学家经济学家2015年会”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二招召开;同年12月,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的2015年中国中小微企业家年会上,举办“全睿娴地震学说——中国地震预测发展论坛 ”,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央对外联络部、人事部、农业部、国家减灾委、中国地震局、中国老科协等相关单位的领导及经济学家、金融专家、品牌专家、地震研究专家、企业家等到场,围绕地震新理论进行探讨和互动;2018年1月,全睿娴的地震预测创新案例入选国家发改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路径与案例研究》课题成果,为地震预测和防灾减灾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模式;2020年11月在京举行的“纪念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三十二周年暨第三十二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组委会授予全睿娴第三十二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贡献奖”,这次国际性大奖彰显了全睿娴在世界科学研究领域中作出的突出贡献。

然而每一种新学说的应用都需要经过质疑、实验、应用等阶段,对于全睿娴来说,尽管她的地震预测学说得到了一定范围内的认可,但是在推广应用上还有一段路要走。尤其是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不断以新方法、新模式印证与运用理论成为当前研究的新课题。全睿娴深感在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时代,地震预测预报需要团队运作,需要综合学科的合力,比如融合气象科技、卫星监测、大数据分析、网络技术等力量,将会更进一步提高地震预测的精确度。但要协调这些力量,则需要国家层面的立项支持,通过顶层设计和宏观规划,出台具有可行性的办法和意见,保障科研团队的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回顾二十多年在地震预测上的孜孜不倦,展望当下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睿娴仍然斗志昂扬,她相信以自己胸怀天下的初心,以及科学家特有的恒心,必定能影响更多的有志之士,走入“全睿娴地震学说”领域,共同为之奋斗,创造科学奇迹,拯救全人类于地震灾害中,让全人类的生活更平安,幸福!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