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改造挑重担 敢为人先勇创新
记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130万吨/年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国产化应用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刘宗海 孟宝成 赵立超
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简称“中沙石化”)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以50:50的股比共同出资设立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坐落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成立于2009年10月20日,2010年5月11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中沙石化拥有包括130万吨/年乙烯装置等8套先进工艺技术和世界级规模的主要生产装置及配套的厂内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产品年产量400余万吨。同时,中沙石化位于滨海新区南港的26万吨/年聚碳酸酯项目目前已完成建设并投产。
作为中石化旗下第一套百万吨乙烯项目,中沙石化于2006年奠基,彼时正值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2006年国务院8号文件),根据《意见》要求,百万吨级大型乙烯成套设备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国产化攻关的重点,要求乙烯装置设备国产化率不低于75%,并给沈鼓集团下达了配套“乙烯三机”的任务。中沙石化生逢其时,积极响应《意见》要求,全力推动关键机组、设备的国产化攻关,明知会承担未知的风险,依然敢为人先、勇挑重担,以责无旁贷的使命感肩负起为国产关键机组提供展示“舞台”的责任,就这样,由沈鼓集团研制的第一套国产百万吨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组“花落中沙”。2010年1月,该机组成功投用,这一创举成功打破了国外厂商在“乙烯三机”等大型压缩机组制造领域的长期垄断,为国内大型压缩机组制造商沈鼓、杭汽等提供了难得的成长机遇。机组自2010年至2020年期间运行状态良好,达到了各项设计要求。
2020年,中沙石化对乙烯装置进行了扩能改造,此次扩能改造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之广、工作量之大、任务之重、时间之紧,均为中沙石化历史上前所未有,在国内也非常罕见。扩能后乙烯产能由100万吨/年提升至130万吨/年。同时,裂解气压缩机组也重点进行了升级改造。
裂解气压缩机组改造遵循安全、高效、节约的原则,尽量利旧原机组基础、系统、部件,提高改造效率,降低投资费用。在改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与挑战,诸如:机组在运行情况下的机房顶棚拆除;500T履带吊车在狭小空间施工作业;国内首次大面积环氧树脂灌浆层拆除;消应力过程中压缩机缸体位移量的控制;在汽轮机主进汽管线上新增超高压蒸汽管线等等。每一项困难与挑战都足以让项目停滞,都可能产生施工安全、人身伤害、改造延期以及效果不佳等严重后果。中沙石化直面挑战、顶住压力、科学管理、攻坚克难,最终圆满完成改造施工。改造完成后机组于2020年7月10日一次开车成功,至今运行正常、稳定,机组最大振值在20微米左右,轴瓦温度在90℃以下,各性能参数达到优秀水平,完全满足装置的运行要求,完全达到扩能设计的要求。改造完成后,中沙石化裂解气压缩机依然是国内在用最大的国产机组,该机组的成功投用,标志着“乙烯三机”国产化工作又迈上了新台阶。
作为130万吨/年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国产化项目的总成套商,沈鼓集团用实力证明了其在大型乙烯装置升级改造业务中的综合实力。升级改造业务是沈鼓集团服务制造业升级转型的重要业务板块,通过顶尖的技术力量、完善的技术储备和超强的责任感,在节约投入成本的前提下,优质、高效地达到扩容目标。该项目的顺利投产标志着沈鼓集团在百万吨以上规模乙烯装置“三机”的研制、改造、安装等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21年,中沙石化乙烯产量再创新高,装置能耗在国内各大石化企业中名列前茅。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国产裂解气压缩机组的稳定、高效运行,这十几年的运行经历证明国产机组完全可以担当大任。
百万吨及以上规模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国产化的成功应用,标志着“乙烯三机”彻底实现了国产化,彻底摆脱了对国外厂商的依赖,将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实现了自主可控和创新发展。中沙石化大型裂解气压缩机组国产化的成功应用,为后续其他乙烯项目选择国产的“乙烯三机”提供了经验和参考,也为大型机组的国产化研制及其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