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0版: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0版            公司
 

2022年9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昌印钞有限公司: 凝心聚力 以“产改引擎”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赵玲玲

礼遇先进 致敬劳模
建司50周年升旗仪式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下简称“产改”)是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时代要求,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

南昌印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钞公司”)作为一家以人民币印制为主,集高端防伪、现金服务、货币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近年来,始终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任务,通过“四个赋能”机制,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提升职工素质、保障职工权益,打造出了一支思想坚定、素质过硬、价值凸显、精神焕发的新时代印制工人队伍。

一直以来,在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南钞公司秉持“臻善印务,传递信赖和精彩”理念,服务央行、深耕印制,综合绩效过去5年连续获得行业A级,连续三年位列行业第一。企业先后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金融系统“五一”劳动奖状、国家级绿色工厂、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江西省及中国人民银行文明单位、江西省井冈质量奖、印制行业和谐企业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

思想赋能,让产改合力不断凝聚

为做好思想政治建设“纲领性”文章,近年来,南钞公司积极探索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新途径,点面结合、协同推进,不断凝聚产改合力。

党业融合强基固本。为打造“支部建在部门、党小组建在班组、班组有党员代表”的组织体系,南钞公司设置了33个党小组,确保将党的领导深耕厚植于职工一线,并重点把技术能手、青年骨干、优秀工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一线党员占比67%。同时,在印刷瓶颈工序、尼泊尔币生产、设备抢修等急难险重环节上,南钞公司建立了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机台,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

思想教育立根塑魂。为加强广大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南钞公司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基因传承与发展”专题报告、“转型发展有我”主题宣讲等多措并举,引导职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同时,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南钞公司开展了“十四五战略解码”“同呼吸 共命运”等活动,为基层员工讲清转型形势、发展目标和改革部署。此外,南钞公司还深入开展了“中国梦劳动美”等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以传播南钞奋斗者故事、弘扬奋斗精神为内核,设立年度先进表彰暨新春职工汇演、员工职业生日等六大系列公司文化仪式。

先进引路以点带面。精心制作公司群英谱、年度榜样墙、星光大道,运用企业网站、企业公号、视频、展板、海报等阵地,展示企业先进风采,并精心打磨年度劳模先进故事分享会,激发广大职工以奋斗精神共赴企业美好明天。

机制赋能,让产改动力争相迸发

为做实产业工人队伍发展成长“突出性”文章,南钞公司以助力队伍持续成长的激励机制创新,构建职业成长的“四梁八柱”,不断激发产改工作内生动力。

选人用人制度化标准化。为建立科学完善的用人机制,南钞公司架设了人才成长“立交桥”,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技术队伍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全面规划技能人才职级发展体系,通过“纵向增加职级、横向实现互通”等通道设置,为企业四支人才队伍提供立体互通的成长通道。

同时,南钞公司还制订了《高技能人员管理办法》,鼓励基于现场的创新创造、改良改善,为技能人员量身定制职业成长通道。据悉,目前已聘用8位主任及副主任技师、16位高级技师、94位技师,充分彰显技能人才培养的“头雁效应”和“标杆效应”。此外,为拓宽岗位晋升“快速路”,南钞公司面向基层职工,实施管理技术岗位、热门操作岗竞聘赛马机制,100%实行公开竞争上岗,确立了工人技师与工程技术职称互通机制。“十三五”以来,公司公开进行64个岗位内部竞聘。

薪酬激励显价值比业绩。近年来,南钞公司运用岗位价值评估成果,不断优化薪酬分配制度,激励职工在重点工作、中心工作、急难险重任务中担当作为。一方面,增设重大专项奖、爱岗敬业奖、加班加点奖,实施分配年度绩效奖差异化,充分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差很多”。另一方面,树立复合型人才培养导向,对高技能人才、多栖机长、多证技师、带徒导师等人员实行津贴奖励。

荣誉管理融文化重激励。南钞公司围绕价值观落地、员工与企业同成长,不断优化升级荣誉管理体系。设立包括劳模工匠、岗位能手等在内的11类集体、37类个人奖项,形成党政群团 “四横四纵”荣誉框架,覆盖各种岗位、特色类别,实现多赛道激励。设立从新人进步奖到功勋员工奖的多梯次奖项,实行荣誉积分累计晋级,并根据功勋员工级别,奖金进岗位工资直至退休,实现长赛程激励。此外,注重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并重,每年组织劳模先进疗休养、增值体检、外出精品课程培训,送健康、拓眼界、提素质,先后惠及劳模先进100余人。

据悉,荣誉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已产生5位公司功勋员工、12位南钞工匠,公司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368个。推选获评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省市劳模、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国家、省部、市局级个人和集体荣誉40余项,产生2位全国技术能手、2位行业技术能手, 江西省能工巧匠、中钞工匠、洪城工匠等高技能人才5位。

素质赋能,让产改活力持续释放

为做优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提升“关键性”文章,南钞公司把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形成产业与工人相融共生的生动局面,不断释放产改工作活力。

系统提升培训资源。南钞公司建立健全了《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每年投入近300万元用于职工培训,推动职业教育向多层次拓展、技能评价向多元化延伸、人才培养向多渠道覆盖。同时,成立了职工教育培训学校,系统集成企业内外资源,打造印钞技能培训基地,建立覆盖各工序、多层次培训体系。

据悉,目前已设立印钞专用机电一体化实训室开展“全员创课”,完成4大工序9个应知应会视频课程制作,开发14个工种82个课件,实现各操作岗作业标准化、规范化、可视化。

竞赛机制不断优化。为推动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南钞公司设计了公司级、专业级、分工会级三个层次的劳动竞赛模式,涵盖了季度劳动竞赛、专项劳动竞赛、大练兵大比武、劳模创新工作室劳动竞赛四大板块,实现工序全覆盖、全员共参与的良好局面。同时,通过年度主题竞赛,在促进全品种生产、新品上马、尼泊尔币生产中彰显作为,在推动优质安全、成本管控、创新创造中精准发力。

据统计,五年来,季度劳动竞赛产生各类优胜集体2223个次,优胜个人240人次,开展专项劳动竞赛、大练兵大比武技能竞赛350余项,参与人数达7500余人次,设备修旧利废与自主维修专项竞赛累计实现成本节约近1334万元。“特种兵”“技能王”“多栖机长”等精品技能竞赛项目满足柔性制造成效显著,一批复合型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浓厚氛围。

创新机制成效显著。近年来,南钞公司出台了《劳模创新工作室运行管理办法》,以国家级、省级、市级劳模创新(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以技术创新、难题攻关、人才培养为目标,建立了印刷、检封、机电等领域高技能人才素质提升的专业联动机制,有效发挥了工作室在创新、攻关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带动与集聚效应。据了解,劳模创新(技能大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共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完成难题攻关100多项、技术创新近200项、组织技术培训100余场,2000多人次参加。

同时,南钞公司还制订了《先进操作法、先进自制工具管理办法》。以制度升级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潜能,为生产型职工队伍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转变,提供长效机制。彭长水快速改印法等4项成果验收命名。精心打造职工创新创意平台、班组精益改善平台,持续开展“文创产品设计创意”“修旧利废”“成本管理案例”等“五小”竞赛活动。据悉,活动开展以来,共收到创新创意1645条,其中已转化落地形成成果533个,评选出优秀成果295个;精益改善课题100余个,发布64个,产生经济效益530余万元,培养了一批现场改善达人。

权益赋能,让产改引力逐步增强

为做细产业工人队伍服务保障“基础性”文章,南钞公司着力维护产业工人劳动经济权益、民主政治权益、精神文化权益,使员工更有价值感,让产改引力逐步增强。

为保障劳动经济权益,南钞公司依法依规签订和修订了《集体合同》,明确职工在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劳动保险、福利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权益,并每年两次组织职工代表进行督查,把职工权益维护工作从源头抓起、在制度上落到实处。设立职工爱心救助基金,健全《职工家访制度》《职工慰问制度》,加入人民银行以及南昌市互助保障体系,为基层职工搭建多重保障机制。

为维护民主政治权益,南钞公司以职代会为主要形式,以高管接待日、民主管理下基层、司务公开、分工会主席例会等为辅助支撑,形成广覆盖、多渠道民主管理体系。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均提交职代会审议,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组织开展提案建议征集,实施职工代表巡视制度、职代组长联席会议制度,就提案落实、集体合同履约、司务公开、食品卫生安全情况现场监督。同时,积极推进职工代表履职,参与高管、中层述职述廉评议,列席党政月度工作会议。

为满足精神文化权益,近年来,南钞公司以“建党100周年”“建国70周年”“建司50周年”等为契机,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富有仪式的文化活动,激发员工爱国爱企爱岗热情。举办“墨韵南钞”书画笔会,各类球赛、餐厅音乐会、“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让职工体验阳光进取、情趣高尚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南钞公司陆续建设智能餐厅、职工之家、康体中心、职工运动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为职工提供温馨、便利的后勤服务。

南钞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南钞公司将以产业工人建设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机制、平台、模式创新,汇聚众智,激发众力,厚植产业工人成长沃土,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更好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