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丰台园:创新产业生态服务体系 推动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赵玲玲
中关村丰台园:科技创新发展主引擎 赵湘明/摄 |
“2+4”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渐次形成
作为中关村最早的“一区三园”之一,中关村丰台园(以下简称“丰台园”)依托产业集聚优势,系统谋划、科学布局,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产业经济规模和能级不断攀升,并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势动能。
目前,丰台园已形成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医药健康、智能制造四个百亿级产业集群。“2+4”产业收入占丰台园总收入比重超六成。
近年来,为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服务体系,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丰台园提出了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旨在以重点产业链为工作主线,稳定供应链、配置要素链、培育创新链、提升价值链,进而不断完善产业生态服务体系。
在轨道交通方面,作为全国领先的轨道交通产业聚集区, 丰台园轨道交通产业规模大、产业链完整、创新能力强。聚集了以中国中铁、中国通号和交控科技等为代表的轨道交通企业 150 余家,涵盖了从规划设计到工程建设、装备研制、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下一步,丰台园将继续以轨道交通产业为核心,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带动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
在航空航天方面,丰台园依托丰台区密集的航空航天科技资源,聚集了以元六鸿远、海丰通航等为代表的航空航天企业 110 余家,产业覆盖航空航天及地面兵器、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工程建设等领域,产业链覆盖导弹、火箭、卫星、无人机等方面。下一步,丰台园将会继续加快推动丰台区航空航天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吸引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医药健康、新材料等领域总部企业和创新研发机构入驻。加快存量土地盘活,推动低效空间业态更新,建设一批孵化器、加速器、产业社区等创新载体, 完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与此同时,丰台园依托轨道交通专业运营公司——北京中关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园区轨道交通企业提供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服务。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共建轨道交通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引进中关村智联轨道交通运营产业联盟、中关村领创商业航天联盟、城轨创新网络中心、北京协同创新轨道交通研究院、中关村睿宸卫星创新应用研究院等社会组织。
政策服务双驱动 赋能产业提档升级
近日,丰台园中小企业重药康阳先锋(北京)生物医药有限公司,通过丰台园“保险+银行+科技”融资新模式成功获得银行批复,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
丰台园企业服务中心主任李菲表示,本次重药康阳获得的银行贷款是丰台园刚刚探索的融资创新模式。这一融资模式是丰台园深化中小企业精准服务,由园区管委会搭建平台, 发挥银行融资、保险风控/增信、科技保障优势,创新推出的融资模式,为园区中小企业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据重药康阳公司负责人介绍,丰台园管委会针对中小企业困境,提供精准服务,创新推出“保险+银行+科技”应收账款融资模式,让企业的资金压力得以有效缓解,对企业发展有很大帮助。
据悉,这也是丰台园不断释放政策红利,日益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不断增强园区创新发展内在动力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为支持高精尖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丰台园陆续推出了“丰九条”“创新十二条”“新开放五条”“独角兽八条”等一系列政策,从资金扶持、审批便利到人才服务, 每一条都是务实举措,让企业感受到了极强的获得感。
同时,为助力企业发展,持续提升自主化创新能力,丰台园管委会不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通过“企业家顾问委员会”等平台组织,重点企业“服务管家”等工作机制,实现个性化、精细化服务,提高企业在园区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此外,丰台园还通过扶植高成长型优秀企业发展,吸引集聚高发展潜力的新兴主体,为园区发展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2021 年丰台园科技研发费用实现 190 亿元, 技术合同交易额实现 500 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3 项,市级科技进步奖 4 项;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两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 3000 亿元,设立百亿中车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成立中关村领创商业航天联盟,睿宸卫星研究院发射首颗科学实验卫星“丽泽一号”。
因改革而生:争当改革“先行者”
立足“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丰台园将继续巩固壮大轨道交通、航天航空两大千亿级核心战略产业,着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医药健康和新材料四大百亿产业集群提档升级,加快智慧产业、应急救援、科技服务以及数字经济发展。
在绘制高精尖产业链图方面,丰台园将立足园区 “2+4”产业定位,瞄准产业趋势和热点发展领域,聚焦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环节,编制园区的高精尖产业链图。
在开展招商企业精准画像方面,丰台园将发挥“丰九条”政策的引领作用,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开展“大招商、招大商”工作。依据产业链图,开展目标招商企业的精准画像,既要关注行业头部企业,也要紧盯行业高成长企业, 建立更加细化的企业动态信息库,绘制招商地图。
在分类施策加强存量企业培育方面,丰台园将把握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诉求,实施个性化、定制化的举措。对于成熟期的企业,制定领军企业发展计划,在关键技术攻关、上市等方面给予综合扶持,鼓励大企业通过任务众包、研发协作等方式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对于成长期的企业,用好用足中关村“瞪羚计划”,解决企业快速发展面临的资金难题和人才需求,鼓励企业向专精特新小巨人方向发展;对于初创期的企业,实施青苗培育计划,在创业辅导培训、空间拓展选址等方面给予支持。
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丰台园将会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在东区建设以“消费大数据”为特征的数字经济先导区,在西区围绕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产业的细分领域建设中关村数字经济创新社区。开展数字技术创新筑基计划,鼓励企业继续加强对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研发,形成先发优势,抢占制高点。实施数字产业化协同提升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工程,赋能传统企业提质升级,催生园区发展的新动能。
园区简介
1991年,中关村丰台园成立;1992年,丰台园启动建设;1994 年,丰台园被纳入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200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2年,国务院调整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的空间规模和布局,丰台园规划面积由8.18平方公里调整为17.63平方公里。2020 年被国务院纳入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丰台园规划总面积17.63平方公里,由 11 个区块组成。其中由园区主导开发的空间为7.71平方公里,分为东区、西区两大区域。
目前,园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20余家,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2360余家,国家和市级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家,国家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9家;国家和市级“小巨人”企业81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13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3家。国家级孵化器10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2家。市级众创空间 18家;拥有院士专家工作站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1家。近五年获得市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技发明奖37个。2021年丰台园科技研发费用实现190亿元,同比增长20%,技术合同交易额实现500亿元。丰台园聚集了丰台区近90%的高质量科技创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