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
 

2022年6月2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

共迎全球挑战 创建绿色未来

来源:中国企业报  

本场活动探讨大家如何凝聚共识、促进合作,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这在当前全球黑天鹅事件频发,经济复苏乏力,企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急需更多信心的背景下具有特别的意义。近年来,魏桥创业集团始终坚定信心、积极发展,与国家和民族同频共振,逆势保持了进步的态势,我想与各位简单分享魏桥的两个关键战略行动:推进绿色发展和加强国际合作,希望对各位企业家有所启发,互鉴共勉。

谈到绿色发展,魏桥作为拥有纺织和铝业两个完整业务板块的中国大型跨国民营企业,既有减碳的压力,更有减碳的动力。我想在此首次公布魏桥的“双碳”目标:我们将力争在2025年以前实现碳达峰,2055年以前实现自身运营范围净零排放。

魏桥的核心价值观是“为国创业、为民造福”,过去四十多年来,我们始终秉持这个核心价值观,专注于纺织业和铝业,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升百姓生活质量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国家是以燃煤为主的化石能源大国,铝行业也被认为是高耗能的碳排大户。在新的发展阶段,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开拓环保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寻找符合集团实际的碳中和之路,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未来,是魏桥提高企业气候兼容性生产力和竞争力、主动担当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

过去一年来,我们同合作伙伴、国际知名咨询企业罗兰贝格以及英国碳信托团队通过系统盘查、仔细核算,共同确定了魏桥的“双碳”目标,力争早于国家目标五年实现碳中和。虽然压力不小,但这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我们响应国家号召,对市场和国际社会作出的承诺。为此,我们将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拓展下游加工、深耕轻量化、加强科技创新、推进负碳技术等举措确保实现“双碳”目标,更会充分发挥魏桥在产业链中的带头作用,引领链条中的所有伙伴一起深度参与到降碳行动中,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请大家给予监督和支持。

在我们的降碳路线图中,开展国际合作是关键一环。魏桥德国分公司的落成与发展,正是集团在逆全球化中砥砺前行的缩影。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2020年初期,在许多跨国公司纷纷“战略回撤”的关口,魏桥勇做“逆行者”,克服重重困难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成立了魏桥德国分公司,作为欧洲总部。尽管受到疫情延宕反复、地缘政治局势多变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魏桥德国如今已成长为集团推进全球国际合作的“桥头堡”和“定心丸”。当前,绿色发展成为国际各方的普遍共识,我们以此为抓手开展工作,迅速与海外知名企业、高校、机构、科研院所等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交流机制,并促成一系列合作。

迄今,魏桥已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德国巴符州轻量化局、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德国宇航中心、顺尔茨集团等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有些合作项目已经落地开花。比如,我们同德国拥有150年历史的混合金属回收企业顺尔茨集团合作建设的中德宏顺循环科技产业园已成功落户滨州,力争到2026年实现年产再生铝50万吨、年拆解报废机动车10万辆的目标,平均每年减少碳排放190万吨。近期,我们又与德国宇航中心商定在山东滨州合作建设50MW的零排放供热站,致力于将其打造成国内储能领域的标杆项目,为滨州提供绿色清洁电力的同时,助力滨州“腾笼换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魏桥德国还积极利用区位优势,在国际舞台上频频发声。在英国格拉斯哥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上,魏桥代表中国民营企业分享了自己的降碳路径,受到各方广泛关注。在德国巴符州全球轻量化论坛上,我们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汽车行业的降碳路径与中国轻量化行业的发展。今年我们又在德国挂牌成立了魏桥欧洲科技与创新中心,将其作为集团在全球范围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支点。这些都是我们讲好绿色发展的中国故事,开展国际合作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秉持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与开放包容的合作态度,在当今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具有特殊意义。这既是人类无数次面对困难风险后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有效的解决方案。魏桥希望通过更多像青岛峰会这样的高端平台,分享自身发展经验,同时倾听更多朋友们的真知灼见,我们愿与各方一道畅通交流沟通渠道、完善技术创新机制,为推进绿色发展、深化国际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强调,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方都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我坚信,只要大家同心携手、共同前行,就一定能够克服眼前道路上的种种困难,迎来更加绿色美好的未来!

(本文根据张波在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跨国公司推介滨州专场”上的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有删节)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