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重磅·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重磅·理论
 

2022年5月3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业院校“三全育人”的瓶颈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金正连

目前,我国有职业院校1.13万所,在校生超3000万人,在教育界占有重要地位,做好职业院校的育人工作意义重大。2017年中央提出“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对照“三全育人”的要求,职业院校还有不少瓶颈和短板需要研究和解决。

一、职业院校实施“三全育人”的紧迫性

(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中国的现代化需要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职业教育肩负着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和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制造业强国需要大批技艺精湛、勇于奉献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热切期待。社会呼吁职业教育地位的改善。“盖社会积习重士而轻农、工、商,贵劳心而贱劳力,千百年养成之,非一朝一夕所能返。” 社会大众盼望着能够改善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乡村振兴需要职业教育的助力。职业教育注重技术技能的培养,非常适合于农村的广阔天地。产业工人需要体面的工作。现代工人的工作融入大量的科技含量,他们希望体面的、有尊严的工作。

(三)产业对职教人才的海量需求。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5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缺口为3000万、缺口率为48%。 如此海量的职业教育人才只有依靠职业教育。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再走向智造业强国,其背后都需要有成千上万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强力支撑。

二、职业院校“三全育人”的瓶颈与短板

(一)外部“三度”瓶颈

1.社会认可度低。黄炎培说:“非以职业为贱,即以职业为苦。总之,受职业教育者,非真对于职业抱有最高之信仰而来也。” 民众认为,考取985/211高校是光宗耀祖,考取本科也成功,考取高职是失败。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基本到生产一线当工人,干着脏活、累活、苦活,工资待遇也不高。而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出国、考研、当公务员。二者对比强烈、反差巨大。

2.政府支持度低。2014年建立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要求到2017年各地高职院校生均拨款不低于1.2万元。 2018年,全国仅西藏、北京、青海生均拨款达标,全国有232所公办高职院校没有达标。 2020年全国中职学校生均教育经费达17446.93元,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22407.39元。 2019年,国家实施“双高计划”,每年投入20亿元,分给197所高职学校。这和一些985高校每年拿到几亿元的国家投入、科研经费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2021年清华预算经费317.28亿元、浙大228.16亿元、北大221.34亿元)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3.家庭放任度高。按照目前的高考制度,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之前在中学多数为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么家庭教育不好,要么自己没有管理好自己,导致成绩落后。进入职业院校后,多数学生延续了自己之前的坏习惯,上网玩游戏、沉湎于娱乐、谈恋爱等。而家长出于种种原因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

(二)内部“三需”短板

1.院校治理体系需要完善。有位校长说得好,本科院校离开书记校长,学校照常运转;但职业院校离开书记校长,一个星期就转不动了。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期待也会越来越高,完善院校治理体系、提高院校治理水平是题中应有之义。

2.教师职业倦怠需要消除。有研究者认为,高职院校50岁以上教师、副教授、每周上课16节以上的老师职业倦怠感最强。 职业院校教师工作压力大、论文发表难、评职称的竞争压力大、与学生的代沟明显,而高职院校因为编制紧张,行政人员往往一个人要干几个人的工作量,加剧了这种职业倦怠感。

3.学生综合素质需要提升。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需要提高、心理问题需要医治、学习习惯需要改善、意志品质需要增强。

三、职业院校实施“三全育人”的具体措施

(一)政府提高职教地位。中央和地方加大投入力度。据统计,全国1238所普通本科学校共有教师126.97万人,校均1026名;1486所高职高专院校只有教师57.02万人,校均只有384名教师。高职高专的师生比为1:29.2,远超教育部1:22的规定。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政府要担负起主导责任。

大力表彰、宣传工匠大师。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公众对职业教育的看法不断向好。

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政府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待遇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职业院校的学生也要苦学技能本领,让自己的技术精湛高超。

畅通职教升迁渠道。德国的青年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可以拿补贴、获得技术等级证书,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还可以进入大学深造。

(二)学校勇担主体责任。学校要激发教师成就感。职教学生入学时基础差、问题多,但是经过职教老师的教导,毕业后成为拥有一技之长、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人才,这是职教人的光荣。辅导员、班主任责无旁贷;发挥行政管理人员的育人作用;后勤服务人员用自己的优质服务育人。发挥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社团骨干的育人作用。

(三)企业融入育人工作。校企共育学生。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教育学生,使学徒对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理解更为深刻。

(四)家庭辅助学校教育。关注学生、跟进教育。家校联动、定期联络。以身示范、教育孩子。

(五)学生寻求自身改变。学生主动作为,用学生身边的鲜活事例教育学生。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技术技能,教师帮助学生排忧解难。

(作者系南京大学博士,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

参考文献:[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M],新华网2018-09-10。

[2]田正平、李笑贤:《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3]贾轶、许雪峰:《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对策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

基金项目: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人民至上思想融入我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批准号:2021ZDCS04;重庆工业职院骨干人才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辩证特征及其价值研究的研究成果。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