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营商环境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营商环境
 

2022年3月2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滨州市擦亮“滨周到”服务品牌 聚力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来源:中国企业报  

宋永祥书记在中共滨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讲话
深化“跨省通办”改革,为办事群众办理证照
全省领先推出不动产首次登记“验收即办证”
开展“六个一”服务企业活动
滨州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农金担对接暨产品推介会

编者按:

“树牢‘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理念,擦亮‘滨周到’服务品牌,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办好企业家大会、‘滨州企业日’活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持续营造尊重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的浓厚氛围。以一座城市的名义致敬企业家,让滨州的每一天都成为企业家的节日。” 近日在中国共产党滨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山东省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饱含真诚和深情的这段话,引起代表们的长时间热烈鼓掌。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滨州人心中有共识:营商环境决定成败,营商环境优,则市场活力足;营商环境好,则发展后劲强。该市优化营商环境的理念和措施,不仅得到了全市人民和企业家的拥护,3月21日也得到了中共山东省委有关部门肯定。根据《中国企业报》在全国调研所掌握情况,山东省滨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先进经验非常宝贵,值得全国各地学习和借鉴。

山东省滨州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尊重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重塑权责关系、再造管理模式、转变工作方式,擦亮“滨”至如归、“州”到服务的“滨周到”品牌,全力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奋力答好“山东走在前,滨州怎么办”的时代答卷。2022年1—2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3%,位列全省第四位。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55.3%,位列全省第二位;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3.6%,位列全省第一位。截至2月底,全市市场主体43.97万户,其中实有企业14.62万户,同比增长14.27%,增幅居全省第三位。

聚焦便民利企,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在全省率先成立市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中心,承接省级下放权力事项61项,调整市级许可事项226项。实施“跨省通办、全省通办”改革,网上可办率及“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均达100%。将原涉及1092项业务的37个窗口,合并为6个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2个窗口统一出件,综窗率达98%。制定国内首部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地方性法规,企业申报填写要素缩减42.6%,申报材料缩减67%;在全省率先实行施工图审查与消防、人防、技防等“多审合一”,实现不动产首次登记“验收即办证”。数聚赋能添动力,创新智慧城市指挥运营体制改革,构建“1+10”“掌上办”框架体系,为全市群众和企业提供智慧便利服务。

聚焦活力动力,打造规则透明的市场环境。推动信用监管新突破,截至2021年年底,在信用中国(山东滨州)公示信用承诺的注册市场主体42万余家,覆盖率100%,在全国地级市信用监测排名中列第四十二位。探索审慎监管新模式,建立“事前防控、首错免罚、延伸服务、严惩重罚”的市场执法“滨州模式”,创新编制轻微违法“不罚清单”和“免罚清单”,市场执法办案电子取证全省领先。打造“中介超市”新品牌,建立全国首个跨省中介“城市联盟”,构建全省首家网上“中介超市”,入驻机构1816家、项目4479个,2021年均列全省第一位。建立联合惩戒新机制,公共资源交易联合惩戒“滨州经验”获得国家发改委肯定,为全国提供了生动样板。

聚焦高端供给,打造企业舒服的要素环境。保障土地供给,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配套专业园区、标准厂房,在全省率先推行“标准地”出让改革。改善金融供给,开展“3511”金融助力县区行、金融辅导进乡村、赋能茶事等银企对接活动,50家“政府增信”企业贷款增幅达58.5%;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做法,列入2021年度全省金融创新案例。提升人才供给,实施百名高端专家、千名硕博士、万名大学生进滨州“三进三创”工程,成功举办2期“人才节”,2021年,共引进本科以上大学生12680人,其中硕博士1506人。拓展政策供给,发布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事项清单,创新惠企政策落实“三评”机制,2021年政策兑现企业满意率达96%,按时拨付奖补资金5.3亿元;设立营商环境效能监测点,解决企业诉求2600余个;构建“零见面、零材料、零等待”企业开办服务新流程,全程网办率达98%,全市新开办企业、实有企业增速稳居全省前列。

聚焦权益保障,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承接全国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标准化体系建设试点,开展“一分、两督、三合”改革试点工作,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全方位打造“无证明城市”,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累计减少企业群众提交证明17万件次,改革做法荣列“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出台全省首部《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办法》,为农民工拿到工资提供制度保障。诉源治理发挥实效,建立矛盾纠纷“诉前高质量化解+诉中高效率审理+判后高强度执行”的执行合同工作体系。2022年1—2月,有财产可供执行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8.16%,居全省第一位,执行工作取得新突破。诉源治理工作得到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肯定,入选全省“政法为民办实事”优秀成果。

(供稿:滨州市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中心)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