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对话央国企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对话央国企
 

2022年3月1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

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鹿娟 范捷

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5—50米水深、70米高度的技术可开发量达5亿千瓦以上。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出力较为稳定,靠近东部负荷中心,可与“西电东送”形成资源互补,对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21年底,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已达2639万千瓦,占全球总量的54%,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海上风电建设环境复杂、投资规模大、技术要求高,已成为全球电力科技竞争的新高地。目前,我国高质量建设海上风电基地要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目前,我国面临加快发展海上风电的重要机遇期,为此,舒印彪认为,应加强宏观统筹和整体规划,夯实规划基础,加大海上风能资源勘查力度,建立国家级海域空间数据库,全面掌握海洋风能资源储量和分布特点。制定国家海上风电发展专项规划,积极推进近远海风电有序开发。结合海上风电基地,打造风能、氢能、海水淡化及海洋牧场等集成的海上“能源岛”,协同推进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

舒印彪建议,海上风电要实施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坚持整体化布局,防止碎片化开发,原则上每个海上风电基地项目由一家有实力的企业作为开发主体,牵头负责一体化设计、投资、建设和运维,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加快打造“大容量风机、海工装备、柔性电网、智慧运维、国际标准”五位一体的创新链和产业链,推动我国海上风电产业链做强做大。

他还指出,要抓住“十四五”窗口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集聚优势创新力量,尽快突破大容量风机、高端精密轴承设计制造、先进叶片材料等核心技术,实现关键装备全面国产化。加强示范引领,推动海上柔性直流组网、轻型化海上换流平台等技术发展,加快漂浮式远海风电技术、集群式海上风电智能运行控制检修等技术研发应用。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