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3版: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3版            公司
 

2021年12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上消费首次发布《企业社会责任(ESG)报告》: 向绿而生 向善而行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梅文

近日,由马上消费党委指导,马上消费社会价值研究院编写的首个《企业社会责任(ESG)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围绕绿色金融、乡村振兴、普惠金融、服务实体、消保建设等多方面,全面展现了马上消费六年以来,聚焦可持续发展、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索与成果。

作为一家持牌的消费金融机构,马上消费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经营发展之中,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主动履行持牌金融机构责任。此次发布《报告》,不仅代表马上消费在肩负企业责任,而且服务社会也开启了全新篇章。

探索绿色发展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企业如何通过自我创新与进化,推动业务结构调整与优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实现创新跃进发展,考验着企业实力与担当。

自创业伊始,马上消费便恪守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坚持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在人力架构、资源分配、高效办公、金融服务等环节努力做到节能减排。通过数字化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应用赋能低碳绿色发展,将低碳发展理念贯彻每个业务环节。据《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马上消费已为超1.4亿用户提供全线上无纸化服务,累计减少碳排放53.30万吨。

马上消费以科技力量完善绿色金融服务和管理体系,形成一条“金融+科技+碳中和”的创新发展路径。

保持热忱初心 积极服务社会公益

企业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公益慈善即是现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一课。

江苏盐城遭遇龙卷风,马上消费作为志愿者奔赴灾区参加抢险救灾;

四川九寨沟遭遇地震,企业第一时间免除灾区内全部客户利息,组织救援物资投身抗震救灾;

宜宾地震救援中,企业累计为用户减免息费50余万元;

疫情发生之后,马上消费实施八大举措,打出疫情防控“组合拳”。特别是利用技术优势,启动“云呼叫中心”,在保证“零接触”要求下保障业务不停、服务不停,并向合作伙伴及有需要的企业免费开放相关应用。

今年7月当河南遭受特大水灾,马上消费全体成员参与爱心救助,累计捐赠528万元。马上消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不会因距离而缺席”。

此外,马上消费还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制定“普、惠、质”协同发展的未来战略服务乡村振兴工程,并且结合服务乡村的实践经验,推出了《乡村振兴路线图2.0》,践行“5+1”行动方案,发挥自身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等优势,探索出一条可持续性金融扶农新路径。

蓄力数字化 赋能生态融合践行普惠金融

立基数字技术,加强生态融合。马上消费坚持“场景+科技+开放”的综合性数字化平台战略,在数字科技的赋能下,马上消费得以不断扩大普惠服务范围,提升普惠金融服务力。《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马上消费业务已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连接消费场景200+,合作商户超过100万家,注册用户近1.4亿。

作为普惠金融的实践者和创新者,马上消费不断探索金融服务模式和场景,延伸金融服务的触角。

金融普惠性的实现需要以数字技术筑基,马上消费打造了集差异化定位、线上化获客、智能化风控等于一体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推出了“一朵云”和“三个中台”——金融云和AI中台、业务中台、大数据中台,不断降低运营成本、风险成本,让利用户,助力普惠群体实现更好的生活。

据《报告》统计,截至10月末已累计服务县域用户和农村用户分别达到3052万人、2494万人,已帮助650多万信用白户建立信用记录,真正地让数字普惠扎进了田间地头,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坚持党建引领 持续创造多元价值

马上消费坚持以党建引领带动团队建设、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党史学习、传承百年红色精神,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造坚强保障。

马上消费坚持“诚信、团队、创新、效率”的价值理念,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践行“科技让生活更轻松”的使命。

在人才理念上,马上消费始终将人才战略放在首位,力求打造多元化人才高地,汇聚国际化人才队伍,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共同成长。

马上消费董事长赵国庆表示:“只有富有爱心的财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财富,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用“责任担当”践行“初心使命”,早已成为烙印在马上消费骨髓里的基因序列。未来,马上消费将继续聚焦可持续发展,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号召,不断拓展企业社会责任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