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0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0版            专题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企联担重任 热血丹心谱华章

——记张彦宁同志对中国企联发展的贡献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第九版)

三、关心关爱企业家,推进企业家队伍建设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通过企业家的作用体现出来的。中国企联在成立之初,袁宝华、张彦宁等会领导就敏锐地认识到企业家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及经济建设与企业发展中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很早就十分关注企业家成长的问题,并着眼于企业家培育与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工作。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刚刚起步,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放权让利,但国有企业还不是真正的经营主体,厂长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家。对此,中国企联在袁宝华、张彦宁等领导的带领下,召开了近百次厂长(经理)经验交流会、座谈会,对适应当时体制改革的形势,进一步突出厂长(经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提高厂长(经理)的素质,特别是对之后出台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1986年9 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1988年4月),明确提出“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期间,中国企联还在张彦宁的主抓下,配合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局、原国家经贸委等立法机关和政府部门,就《企业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保障法》和《转机条例》等各项法规和政策,征求企业和企业家的意见,提出了修改意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企业家。由此,营造企业家成长的良好环境,建立企业家健康成长的有效机制,造就优秀企业家队伍,成为中国企联的一项重要工作。1994年4月,张彦宁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造就企业家队伍》一文中深刻地指出:“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家是企业的经营决策人,离开企业家的运营,就不会有发育充分的公平竞争的市场,企业家也很难有所作为。市场经济在需要更多精明强干的企业家的同时,也要为企业家搭好能充分发挥全部潜能的舞台。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赋予了企业极大的独立性与风险性,企业家首先要深刻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论述,并能按企业自身条件,本着平等竞争、讲求效益的原则,考虑投资的收益率和生产的利润率,运筹好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大显身手。充分发育的市场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将更多的国有企业领导人造就成为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家。”

为落实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造就企业家队伍”的决定,纪念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松绑放权”呼吁书发表10周年,中国企联在袁宝华、张彦宁的提议下,确定从1995年开始,每年举办“全国企业家活动日”。在首次“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期间,袁宝华发表了 “论企业家修养”的主题讲话,指出如何造就企业家队伍,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提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家应该具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胸怀全局,脚踏实地;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清正廉明,依靠群众;锲而不舍,刻意创新”等一些基本素质。1994年7月,张彦宁在“中国企业管理协会成立15周年、中国企业家协会成立10周年”大会上作的《坚持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方向,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作用》书面发言中指出,促进企业家队伍成长是企协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一,要大力宣传有贡献的企业家。对于他们的业绩和经验要通过多种方式表彰宣传,恰当地肯定他们的贡献和作用,树立企业家的社会形象,促进企业家队伍的壮大。第二,要坚决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过去企协对企业“松绑放权”的呼吁,对“翻牌公司”的反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第三,转变选择经营者的机制,积极建立经营者人才市场,为企业家职业化创造条件。要着手建立企业家业绩案例和企业家档案库。第四,为企业家提供多种服务,在支持企业家改革和经营的同时,还要在企业家的生活方面关心爱护他们。第五,扎扎实实地开展“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活动。袁宝华和张彦宁的深刻而具有前瞻性的论述,在当时的社会各界特别是在企业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进入21世纪,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合作持续拓展,广大企业纷纷走向国际舞台,加快国际市场布局,分享全球化红利。对此,张彦宁要求中国企联密切关注和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对我国企业和企业家的影响,深入研究中国企联如何发挥好自身平台优势,积极推动我国企业更好地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他在2002年召开的“全国企业家活动日”大会上发表的题为《企业家的新舞台、新角色》讲话中指出:“入世意味着我国企业将面对一个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更加紧密的竞争环境,资源配置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国内竞争规则将与国际规则主要是世贸组织规则相一致。面对国际化的新舞台,我国企业和企业家们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承担新的角色,更多地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实现企业的规模扩张、技术升级和提高管理水平,从而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在袁宝华、张彦宁等领导的细心指导和强力推动下,中国企联开展的有助于企业家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活动蓬勃兴起,得到了广大企业和各地政府、各地方企联、行业协会及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到中国企联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来,一批又一批优秀企业在中国企联的帮助下逐渐成长壮大起来,成为企业创业创新和改革发展的带头人。可以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袁宝华、张彦宁等会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指导。

四、发挥中国企联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

长期以来,中国企联始终按照中央领导提出的“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要求,在企业改革发展中,为企业走向市场,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供了培训、咨询、研究、信息交流、新闻出版等多方面的智力服务。仅在1979年至1999年的20年间,中国企联就通过各种培训班、电视讲座、函授讲座等教学方式,培训了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30余万人次;培训省级经委主任、体改委主任1200人次;选派2000多名中青年管理干部出国进修。期间,张彦宁亲自参与并领导了引进美国、新加坡、日本、德国等国家的经济管理学院的教授、课程及教材,尝试性建立中外联合的工商管理学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工商管理教育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如上海中欧工商管理学院和大连工商管理学院。同期,中国企联还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7万余条,为近千户企业提供了管理咨询,编辑出版了各种经济类图书13000余种、2000万册,主办了《中国企业报》《企业管理》《市场观察》《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等报刊。而上述这些工作大都是由张彦宁亲自主抓并加以落实完成的。

张彦宁多次指出,中国企联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围绕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主动承担完成国家赋予的重要职责和专项工作,要围绕企业改革难点和热点问题,为企业排忧解难,为政府建言献策。张彦宁格外重视调查研究工作,经常带领中国企联的研究团队和外部专家,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考察调研工作,形成了许多极具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在他主持企联日常工作期间,中国企联向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政府部门提交了有主要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和建议近百项。如:《抓大放小调整结构》《优化资本结构》《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脱困的对策报告》《入世后中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机构改革分析报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现状与分析报告》等调研报告和建议,以及按照“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形成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的总体要求,对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企业500强进行了多方面数据对比分析,对推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完成企业三年脱困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大做强企业集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家们始终身处机遇与挑战的第一线,他们有成就,也有付出,为促进经济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们当中有的人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的人带病坚持工作而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有的人因缺乏健康知识而长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2001年张彦宁敏锐地关注到这个问题,与中国医学基金会等单位共同发起中国企业家健康工程,一直担任主席并领导开展相关工作,把企业家健康工程作为中国企业家关怀服务项目,并积极推进各地方企联的企业家健康工程建设,包括:为企业家开通名院名医就医绿色通道、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开展健康检查与健康管理服务等服务内容。企业家健康工程启动以来,很多企业家获得了帮助,提高了健康意识,自发地把这项工作扩展到整个企业,形成了企业全员健康促进的良好局面。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国务院组织开展健康中国行动,中国企联在张彦宁领导的中国企业家健康工程19年工作基础上,在全国爱卫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单位的指导下,成功启动了健康企业行动,成为健康中国建设中第一个全国性健康细胞工程。

为配合政府和企业建立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中国企联按照张彦宁等会领导的要求,向社会发布了《企业诚信经营自律条例》,提倡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自律、自强、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市场竞争。

(下转第十一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