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公司
 

2021年9月2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众志成城,奋力拼搏,支撑新一代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朱克东

优秀技术专家刘俊为省(市)调度人员介绍新一代系统

为适应能源互联网安全、高效、清洁的发展需要,国家电网公司组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瑞集团、各分中心和省(市、区)调提出研发新一代调度控制系统。其中,中国电科院牵头了新一代调控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研发工作。

实力雄厚,专业团队服务电网安全运行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调度自动化和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专家姚建国、潘毅、於益军、黄海峰等,超前谋划,努力解决新一代调度自动化系统部署运行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为电网调度运行提供新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手段。中国电科院电力自动化所新一代研发团队联合其它合作单位,集中力量突破大型交直流混联电网一体化智能调度与安全预警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物理分布、逻辑统一”的新一代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总体设计工作。

在“物理分布、逻辑统一”的新一代调度自动化系统试点建设中,面对任务重、时间紧、人员少的多重挑战,项目团队核心成员刘俊、毛文博等一直坚守华东分中心生产一线,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将他们的青春和热血挥洒在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从三区调控云数据环境搭建到预调度场景、源荷协同控制功能全部安装调试完毕,只用了短短5天,高效顺利地完成了华东三区首个应用场景的部署和现场演示,给全新的一体化调度控制技术的示范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科技创新,大电网智能调度与安全预警技术成果丰硕

为了实现大型交直流混联电网一体化调度运行的监视、控制和决策,研究团队围绕以下方面开展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

首先,智能调控平台体系架构和实时透明访问技术研发:以数据资源的网络化、服务化为基础,按权限和需求对任意位置的电网信息透明访问,实现数据资源的需则可用。

其次,计及源荷双侧不确定性的大电网智能调度控制技术研发:结合数据挖掘和智能学习技术对大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多维度实时评估,指导和实施分区电网源荷协同优化控制。

第三,大电网一体化在线安全风险防控和智能决策技术研发:对高风险预警场景进行大电网安全风险预防控制策略优化,并跟踪系统状态对三道防线和系统保护进行协同校核。

贡献显著,助力电网自动巡航与智能决策

团队研究成果以新一代调度自动化系统为核心,引入“互联网+”理念和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采用“物理分布、逻辑统一”的全新架构,具有“共享、智能、开放、安全”的技术特征,可以实现大电网全业务信息感知、全系统协同控制、全过程在线决策、全时空优化平衡、全方位负荷调度,计算规模达到20000节点以上,可覆盖直流输电线路10条以上,相关研发软件目前已在宁夏电网和华东电网调度现场部署应用。工作成果成效如下:

1. 基本建成新系统支撑平台和人机云终端。

支撑平台提供统一规范的基础服务和数据服务,打造可靠安全高效的系统运行环境,并支撑标准开放的多业务、多场景开发生态。人机云终端支持厂站区域潮流图、联络线潮流图等画面的实时自动构建,显著提升系统信息展现能力。

2. 初步完成支撑新系统“五全”目标的核心应用研发。

扩展信息采集范围,实现对重大故障的成因分析与全网感知;自动引导电网自动调度和控制,实现故障后电网运行数据的快速汇集和安全评估;可对电网运行趋势多路径快速推演,为电网调控运行人员调度决策提供交互式、在线仿真工具;基于新系统的全网模型数据和全网安全校核功能,提升计划编制结果合理性和可执行性;支撑负荷侧资源参与源网协调优化,进一步增强电网备用、调峰、调频能力。

所研发的新一代调度自动化系统使试点电网负荷峰谷差将降低5%、新能源消纳能力将提高3%。项目研究改变了调控中心各自孤立进行分析决策的现状,为我国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大电网安上智慧的大脑,显著提升大电网调度“预想、预判、预控”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在节约系统建设成本、降低电网负荷峰谷差、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避免重大停电事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