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报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报告
 

2021年9月1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1中国企业碳中和行动报告

来源:中国企业报  

王利博制图
王利博制图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30·60目标”表达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彰显了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低碳发展道路的雄心和决心。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顶层目标确定后,从部委到地方正加快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酝酿出台《“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地方上也展开积极部署,包括推动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工业技改,打造一批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等,以加快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中国企业联合会及《中国企业报》集团于2021年7月24日在“第七届‘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国际合作峰会暨第七次全国企业营商环境研讨会”上,联合与会代表、组织共同发起中国企业碳中和行动暨“一带一路”产业绿色发展共同体的倡议,倡导企业响应和贯彻国家“双碳”目标,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宣传推广低碳转型企业优秀案例。随后,课题组前往地方政府、园区、行业协会、企业,围绕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业绿色低碳转型进行调研,形成《2021中国企业碳中和行动报告》。本报告得到国务院国资委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徐东华的支持,课题组将持续跟进调研企业碳中和行动,将在今年12月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第九次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峰会暨2021年度中国企业十大新闻发布仪式上,展示更多优秀案例,进一步推广产业园区、企业等在碳中和行动的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

一、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挑战

关于碳达峰,中国2030年碳排放的峰值大约是140亿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的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

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碳排放强度最高的煤炭为主。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力行业、交通行业、建筑和工业碳排放占比分别达到41%、28%和31%。相比于全球27%的煤炭能源占比,中国煤炭占比57%,相差接近30%。而且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并没有达峰,大概还有20%—30%的发展需求。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高度依赖于高耗能的制造业。这说明中国的碳达峰是有相当难度和压力的,也反衬出党中央、国务院做出这一承诺的力度和决心。

二、有关“双碳”的顶层政策陆续制定与出台

“双碳”目标制定后,国家各部委根据中央决策部署要求迅速行动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制定,认真研究各行业各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措施。国家发改委正在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研究制定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建筑、交通等行业和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谋划绿色低碳科技攻关、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等保障方案,进一步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深入推进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加快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推动2030年前全国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

《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研究报告》《中国2060年前碳中和研究报告》《中国2030年能源电力发展规划研究及2060年展望》正式发布,在国内首次提出通过建设中国能源互联网实现碳减排目标的系统方案。系列成果提出了以特高压电网引领中国能源互联网建设,加快推进能源开发清洁替代和能源消费电能替代(“两个替代”),实现能源生产清洁主导、能源使用电能主导(“双主导”),能源电力发展与碳脱钩、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双脱钩”)的系统减排路径与方案。

三、各地方政府的“双碳”行动

各个地方也在积极响应和贯彻“双碳”目标,像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等地区都在“十四五”目标中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方案,在2021年的重点工作和任务中都与推进“双碳”目标密切相关。截至目前,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海南、重庆、云南、甘肃、新疆等省(区、市)都提出了明确的碳排放达峰目标。国家已开展了三批共计87个低碳省市试点,共有82个试点省市研究提出达峰目标,其中提出在2020年和2025年前达峰的各有18个和42个。

(下转第三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