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本土化的实现路径—— “心学”管理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杜鹏 曹政
王阳明创设的“心学”,是其在瑰丽多彩、波澜壮阔的一生中,不断将儒释道三家进行集成合一基础上形成的。从龙场悟道到创立学说,构建以“知行合一”“致良知”等为核心内容的“心学”,其本身就是践行“心学”的写照。“心学”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着光彩夺目的表现,从曾国藩运用心学修身养性平天下,到毛泽东主席在其文章《心之力》中借鉴心学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有别于西方价值体系的“新学”,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王阳明心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为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方向指引。这些都说明“心学”在中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位置。
西方管理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源头,它是作为西方知识体系的重要部分进入中国的,其中德鲁克作为管理学之父广为人们所熟知,他构建了西方管理学的体系,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唯一的权威就是成就”。德鲁克对管理的认知,与“心学”内涵有重合之处,这说明“心学”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有宏观价值构建的作用,也具有企业管理应用的功能。例如“心学”主张“有事时省察克治”,从企业管理角度看,要求经营者修身正己,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不断以“良知”为指引,锤炼“心上功夫”,在“事上磨练”中深刻认识自己和别人在企业中的角色,达到知行合一,实现企业经营提升的成效。
目前,中国现代企业管理中“心学”管理理念与措施没有完全推广应用,重要原因是没有找到“心学”与现代管理学的契合点,忽略了“心学”与现代管理学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忽视“国情”“社情”“民情”,进而丧失了推进中国现代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重要契机。“心学”主张“愚夫愚妇”皆可懂,“人人皆可成圣”,这些主张与现代管理学聚焦微观组织功效高度契合。正如“心学”确立是建立在对儒释道三家学说不断相互诠释、相互批评、兼容并包基础上的。符合现代中国国情的企业管理一定是将传统优秀文化和西方管理学“出入佛老”后才能确立。
“心学”与德鲁克为代表的西方管理学共同之处表现在,首先都强调在管理实践中要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并且将知识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去检验。德鲁克在阐释管理本质时明确实践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它是检验管理成效的最终标准。“心学”中的“知行合一”,知是基础,行是目标,知行主客观相一致,以行定知,强调实践的终局检验。其次,两者都从微观入手来调适宏观,“心学”主张“致良知”,加强个人修为,并以礼的形式表现出来。西方管理学,也注重个人在组织尤其是微观组织的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并附之形式措施,例如进行团体建设促进组织凝聚力的提升。最后,“心学”主张人人通过修行都可成圣,是将传统的儒家精英修行目标进行调整,强调每个人的自我管理,实现高阶目标。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并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最后形成目标管理的八要素和七步骤,由此可见目标管理是西方管理学的基础构建。
“心学”与德鲁克为代表的西方管理学不同之处核心是两者的价值取向和哲学认识不同,具体体现为,一是“心学”的目标要求主要是内化指标,能应对外在客观情况的万千变化。西方管理学的目标设定依据所谓理性认识,建立成体系的指标体系,优势自不多言,然而面对外在的种种变化,有机械应对之嫌。二是义利观差异巨大,“心学”强调义在利前,修为第一,与现代企业管理中强调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不谋而合。西方管理学主张义利结合,似乎完美,但遇到社会责任承担是否能完全自洽值得怀疑。
比较“心学”与西方管理学异同基础上,做好两者的融合形成新的指向性理论指引是中国现代企业管理实践的必由之路。现实中缺陷是将中西管理思想机械对应,所谓融合没有深度理论构建和管理实践检验,极易出现理论阐释与实践两张皮,道理大而化之,没有管理实操性。因此,以“心学”为理论根基融合西方管理学体系的进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建立“心学”管理理论在企业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场景,让它能切实地指导企业管理实践,这也契合“心学”自己的“知行合一”的主张。
“心学”管理企业的应用场景有多元存在。在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上,“心学”“知行合一”的理论有助于在管理规范、目标设定等管理行为中,使得员工树立岗位核心目标,坚定践行岗位职责,通过将企业战略在岗位履职中,推动员工的实践养成,助推企业战略落地结果。在企业产品定位上,将“心学”的良知内容应用到企业产品的标准设定上,以产品良知调适客户关系,以义为先利随义走来实现双赢。在企业管理者素质建设提升中,以“有事时省察克治”为指引构建规范体系,促进企业管理者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品德素质、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助力管理者建立正确的人际知觉,克服偏见达到知人善用。
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本土化是其在市场竞争中必须应对与解决的核心问题,“心学”融合西方管理学即是顺应当下时代要求,也是排解企业管理困境的有效路径。
[杜鹏系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曹政系国药金投(天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